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民族器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中国民族器乐论文--弓弦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二胡、高胡论文

刘文金二胡作品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9页
引言第9-11页
第一章 刘文金二胡作品概况第11-15页
 一、 早期二胡作品概况第11-12页
  (一) 《豫北叙事曲》第11-12页
  (二) 《三门峡畅想曲》第12页
 二、 中期二胡作品概况第12-13页
  (一) 《长城随想》第12页
  (二) 《秋韵》第12-13页
 三、 近期二胡作品概况第13-15页
  (一) 《如来梦》第13-14页
  (二) 《雪山魂塑》第14-15页
第二章 刘文金二胡作品特点研究第15-43页
 一、 题材特点第15-17页
  (一) 题材的时代性第15-16页
  (二) 题材的丰富性第16-17页
  (三) 题材的标题性第17页
 二、 多种风格音乐元素的运用第17-22页
  (一) 河南风格音乐元素的运用第18-19页
  (二) 京剧风格音乐元素的运用第19-20页
  (三) 陕北风格音乐元素的运用第20页
  (四) 西藏风格音乐元素的运用第20-21页
  (五) 江南风格音乐元素的运用第21页
  (六) 印度风格音乐元素的运用第21-22页
 三、 西洋作曲技巧的运用第22-29页
  (一) 西方作曲调式思维的运用第22-23页
  (二) 西方曲式体裁合的运用第23-24页
  (三) 常用的旋律发展手法第24-28页
  (四) 旋律发展中纵横结合的创作思维第28-29页
  (五) 伴奏音乐和二胡旋律紧密结合第29页
 四、 特殊技巧的开发第29-33页
  (一) 定弦方式的开发第29-30页
  (二) 快速弓法技巧的拓展第30-31页
  (三) 双弦奏法第31页
  (四) 弯柱法第31-32页
  (五) 码外拨弦第32页
  (六) 手敲鼓皮的奏法第32-33页
 五、 作品旋律画面感生动第33-36页
 六、 作品中的“外来因素”第36-43页
  (一) 模仿钟声第36-37页
  (二) 模仿琵琶第37-38页
  (三) 模仿京剧和京胡第38-39页
  (四) 模仿古琴第39-40页
  (五) 模仿鼓声第40页
  (六) 模仿京韵大鼓节奏第40-43页
第三章 刘文金对二胡艺术的贡献第43-47页
 一、 优秀的二胡作品第43页
 二、 继承和发展了刘天华的音乐思想第43-44页
 三、 合理地运用了西方的作曲技巧第44-45页
  (一) 中西结合式的作曲第44页
  (二) 二胡与钢琴、二胡与乐队协奏形式的开创第44-45页
 四、 提高了二胡的技巧第45-47页
启示第47-49页
 一、 巨大的热情是其成功的根本原因第47页
 二、 “作大众音乐”的创作思维是其受欢迎的主要原因第47-48页
 三、 创新的精神是其长盛不衰的内在原因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致谢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中国古典舞对古代女乐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下一篇:大提琴协奏曲《嘎达梅林》对“民族化”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