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个性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论文

童年期创伤经历者的核心信念挑战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控制感的中介作用和创伤经历的调节作用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2 研究目的第11页
    1.3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1 理论意义第11-12页
        1.3.2 实践意义第12页
    1.4 研究假设第12-13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3-25页
    2.1 创伤后成长第13-17页
        2.1.1 创伤事件的界定第13页
        2.1.2 创伤后成长的界定第13-14页
        2.1.3 创伤后成长的具体内容第14-15页
        2.1.4 创伤后成长的理论模型第15-16页
        2.1.5 创伤后成长的测量工具第16页
        2.1.6 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第16-17页
    2.2 核心信念挑战第17-19页
        2.2.1 核心信念的界定第17页
        2.2.2 核心信念挑战的提出第17-18页
        2.2.3 核心信念挑战的理论第18页
        2.2.4 核心信念挑战的测量工具第18-19页
    2.3 控制感第19-23页
        2.3.1 控制感的界定第19页
        2.3.2 控制感的获得第19-20页
        2.3.3 控制感的理论第20-21页
        2.3.4 控制感的测量工具第21页
        2.3.5 控制感的影响因素第21-22页
        2.3.6 控制感的相关研究第22-23页
    2.4 创伤经历者核心信念挑战、控制感与创伤后成长关系研究第23-25页
        2.4.1 核心信念挑战与创伤后成长关系研究第23页
        2.4.2 创伤经历、核心信念挑战、初级控制、次级控制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研究第23-25页
第3章 研究方法第25-32页
    3.1 研究对象第25-26页
    3.2 研究工具及信度和效度检验第26-31页
        3.2.1 创伤事件终身经历问卷-学生版第26页
        3.2.2 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第26-27页
        3.2.3 核心信念量表第27-28页
        3.2.4 初级控制和次级控制量表第28-31页
    3.3 实施过程第31页
    3.4 统计方法第31-32页
第4章 研究结果第32-56页
    4.1 创伤经历者的创伤暴露情况及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32-34页
        4.1.1 创伤经历者的创伤暴露总体情况第32-33页
        4.1.2 创伤经历者的创伤暴露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33-34页
    4.2 创伤经历者的创伤后成长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34-38页
        4.2.1 创伤经历者创伤后成长的总体情况第34页
        4.2.2 创伤后成长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第34-35页
        4.2.3 创伤后成长在生源地上的差异分析第35页
        4.2.4 创伤后成长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分析第35页
        4.2.5 创伤后成长在有无宗教信仰上的差异分析第35-36页
        4.2.6 创伤后成长在专业上的差异分析第36页
        4.2.7 创伤后成长在年级上的差异分析第36-38页
    4.3 创伤经历者的核心信念挑战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38-40页
        4.3.1 创伤经历者核心信念挑战的总体情况第38-39页
        4.3.2 核心信念挑战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第39页
        4.3.3 核心信念挑战在生源地上的差异分析第39页
        4.3.4 核心信念挑战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分析第39-40页
    4.4 创伤经历者的初级控制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40-41页
        4.4.1 创伤经历者初级控制的总体情况第40页
        4.4.2 初级控制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第40页
        4.4.3 初级控制在生源地上的差异分析第40-41页
        4.4.4 初级控制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分析第41页
    4.5 创伤经历者的次级控制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41-42页
        4.5.1 创伤经历者次级控制的总体情况第41页
        4.5.2 次级控制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第41-42页
        4.5.3 次级控制在生源地上的差异分析第42页
        4.5.4 次级控制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分析第42页
    4.6 创伤经历者核心信念挑战、控制感及创伤后成长的相关分析第42-43页
    4.7 中介效应检验第43-49页
        4.7.1 创伤经历者核心信念挑战对创伤后成长的预测作用第43-44页
        4.7.2 初级控制在核心信念挑战与创伤后成长之间的中介作用第44-46页
        4.7.3 次级控制在核心信念挑战与创伤后成长之间的中介作用第46-47页
        4.7.4 初级控制和次级控制在核心信念挑战与创伤后成长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第47-49页
    4.8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第49-54页
    4.9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第54-56页
第5章 分析与讨论第56-61页
    5.1 创伤经历者的创伤暴露总体情况第56-57页
    5.2 创伤后成长的总体情况第57页
    5.3 核心信念挑战的总体情况及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57页
    5.4 初级控制和次级控制的总体情况及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57页
    5.5 核心信念挑战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分析第57-58页
    5.6 初级控制-次级控制中介链的中介效应分析第58-59页
    5.7 创伤痛苦程度的调节作用第59-61页
结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71页
附录第71-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主动性人格、职业使命感、未来取向和大学生职业探索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情绪表达冲突、灾难化、领悟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