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引言 | 第14-40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 磁流体概述 | 第15-24页 |
1.2.1 磁流体的发展 | 第16-17页 |
1.2.2 磁流体的分类及制备方法 | 第17-19页 |
1.2.3 磁流体的典型应用 | 第19-24页 |
1.3 磁流体密封的研究现状 | 第24-37页 |
1.3.1 磁流体密封气体的研究现状 | 第25-29页 |
1.3.2 磁流体密封液体的研究现状 | 第29-37页 |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37-4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37-38页 |
1.4.2 论文结构 | 第38-40页 |
2 直接接触型磁流体旋转密封的理论研究及结构设计 | 第40-82页 |
2.1 直接接触型磁流体旋转密封的理论基础 | 第40-50页 |
2.1.1 被密封液体的速度分布 | 第40-42页 |
2.1.2 磁流体的速度分布 | 第42-45页 |
2.1.3 液-液界面的稳定性 | 第45-47页 |
2.1.4 耐压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47-50页 |
2.1.5 密封寿命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50页 |
2.2 直接接触型磁流体旋转密封结构的设计 | 第50-64页 |
2.2.1 结构设计方案一 | 第51-62页 |
2.2.2 结构设计方案二 | 第62-64页 |
2.3 直接接触型磁流体旋转密封的数值模拟 | 第64-79页 |
2.3.1 磁流体与被密封液体的计算流体动力学研究 | 第64-73页 |
2.3.2 磁场的数值研究 | 第73-7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79-82页 |
3 用于密封液体的直接接触型磁流体旋转密封的实验研究 | 第82-96页 |
3.1 磁流体与水界面稳定性实验 | 第82-84页 |
3.1.1 实验装置 | 第82-83页 |
3.1.2 实验过程 | 第83页 |
3.1.3 结果分析和讨论 | 第83-84页 |
3.2 直接接触型磁流体旋转密封实验台的搭建 | 第84-87页 |
3.3 直接接触型磁流体旋转密封的实验研究 | 第87-94页 |
3.3.1 方案一的实验研究 | 第87-92页 |
3.3.2 方案二的实验研究 | 第92-9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4 气体隔离型磁流体旋转密封结构的设计及其理论耐压能力 | 第96-114页 |
4.1 气体隔离型磁流体旋转密封模型 | 第96-97页 |
4.2 气体隔离型磁流体旋转密封结构的理论耐压能力 | 第97-99页 |
4.3 气体隔离型磁流体旋转密封结构的设计 | 第99-102页 |
4.3.1 总体结构设计 | 第99-100页 |
4.3.2 充气环的设计 | 第100页 |
4.3.3 隔水环的设计 | 第100-101页 |
4.3.4 外壳的设计 | 第101-102页 |
4.4 压缩气体与被密封液体的计算流体动力学研究 | 第102-112页 |
4.4.1 压缩气体与被密封液体流体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102-104页 |
4.4.2 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104-11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12-114页 |
5 用于密封液体的气体隔离型磁流体旋转密封的实验研究 | 第114-128页 |
5.1 气体隔离型磁流体旋转密封实验台的搭建 | 第114-116页 |
5.2 耐压能力的实验研究 | 第116-119页 |
5.2.1 实验过程和方法 | 第116页 |
5.2.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116-119页 |
5.3 密封寿命的实验研究 | 第119-121页 |
5.3.1 实验过程和方法 | 第119页 |
5.3.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119-121页 |
5.4 带有闭环控制系统的气体隔离型磁流体旋转密封 | 第121-126页 |
5.4.1 控制系统原理 | 第122页 |
5.4.2 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 | 第122-123页 |
5.4.3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123-125页 |
5.4.4 控制系统的实验研究 | 第125-12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26-128页 |
6 结论 | 第128-132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128-129页 |
6.2 主要创新点 | 第129-130页 |
6.3 工作展望 | 第130-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42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42-14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