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一、绪论 | 第7-10页 |
(一) 趣味教学法的界定 | 第7页 |
(二) 相关理论基础 | 第7-9页 |
1. 教学模式的概念 | 第7-8页 |
2. 兴趣的心理学基础 | 第8页 |
3. 动机与学习的关系 | 第8-9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二、高中古诗文教学的意义和现状 | 第10-16页 |
(一) 高中古诗文教学的意义 | 第10-11页 |
1. 古诗文在教材中的地位 | 第10-11页 |
2. 古诗文的传统文化意义 | 第11页 |
3. 古诗文的现实意义及社会影响 | 第11页 |
(二) 高中古诗文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第11-16页 |
1. 高中古诗文教学的现状(问卷) | 第12-13页 |
2. 高中古诗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13-16页 |
三、趣味教学在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 | 第16-25页 |
(一) 趣味选材拓眼界 | 第16-18页 |
(二) 趣味诵读助识记 | 第18-20页 |
(三) 趣味表演助理解 | 第20-21页 |
(四) 趣味竞配明意象 | 第21-22页 |
(五) 趣味扩写明意境 | 第22-23页 |
(六) 趣味侦探明感情 | 第23-25页 |
四、趣味教学对高中生古诗文学习兴趣培养和提升的效果验证 | 第25-28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25页 |
(二) 实验预期 | 第25页 |
(三) 实验过程 | 第25-26页 |
(四) 实验结果 | 第26-28页 |
结语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
致谢 | 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