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1.2.1 民族地区经济研究与清真餐饮业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族群边界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3 经济活动中的族群边界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理论视角 | 第15-18页 |
1.3.1 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1.3.2 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1.4 研究价值 | 第18-19页 |
1.4.1 现实价值 | 第18-19页 |
1.4.2 理论价值 | 第19页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9-21页 |
1.5.1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研究地概况 | 第21-24页 |
2.1 调查地点概况 | 第21页 |
2.2 Z县的民族构成 | 第21-22页 |
2.3 职业分工状况 | 第22-24页 |
第三章 Z县餐饮业的发展历程 | 第24-33页 |
3.1 改革开放前餐饮业的基本状况 | 第24-26页 |
3.2 改革开放后Z县餐饮业的发展现状 | 第26-29页 |
3.2.1 Z县餐饮业的区域分布 | 第26-27页 |
3.2.2 Z县回族餐饮业的发展现状 | 第27-29页 |
3.2.3 Z县汉族餐饮业的现状 | 第29页 |
3.3 典型的个案访谈 | 第29-33页 |
第四章 餐饮业中的回汉边界的变迁 | 第33-48页 |
4.1 饮食禁忌边界的变化 | 第33-37页 |
4.1.1 回族的饮食文化 | 第33-34页 |
4.1.2 汉族的餐饮文化 | 第34-35页 |
4.1.3 经济互动中的族群边界 | 第35-36页 |
4.1.4 饮食禁忌边界的突破 | 第36-37页 |
4.2 餐馆经营的地理边界 | 第37-43页 |
4.2.1 回族餐馆的地理分布 | 第38-40页 |
4.2.2 汉族餐馆的生存空间 | 第40-41页 |
4.2.3 汉族村落中的回族餐馆 | 第41-42页 |
4.2.4 稀少的汉族餐馆 | 第42-43页 |
4.3 餐馆经营模式中的文化边界 | 第43-48页 |
4.3.1 餐饮互动中族群边界的维持 | 第43-44页 |
4.3.2 汉族的特有文化 | 第44-45页 |
4.3.3 餐桌上的民族互动 | 第45-46页 |
4.3.4 节日礼俗中的回汉互动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50页 |
主要结论 | 第48-49页 |
研究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