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世界各国企业经济论文--中国论文

我国企业信用体系研究

第一章 企业信用体系概述第7-13页
    1.1 信用的涵义第7-9页
        1.1.1 信用概念第7页
        1.1.2 信用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第7-9页
    1.2 企业信用体系概念及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作用第9-11页
        1.2.1 企业信用体系概念第9页
        1.2.2 企业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第9-11页
    1.3 建立企业信用体系的意义和作用第11-13页
第二章 国内外企业信用体系发展情况第13-28页
    2.1 国外企业信用体系发展状况第13-21页
        2.1.1 征信资料及评估第13-16页
        2.1.2 法律法规的确立和健全第16-17页
        2.1.3 政府和专业协会的监督和管理第17-18页
        2.1.4 信用管理教育和研究第18-20页
        2.1.5 信用管理行业第20-21页
    2.2 国内企业信用体系发展状况第21-25页
        2.2.1 改革开放以来企业信用发展状况第21-23页
        2.2.2 当前我国企业信用建设的主要特征第23-25页
    2.3 企业信用缺失原因分析第25-28页
第三章 我国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第28-50页
    3.1 信用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28-29页
    3.2 我国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模式第29-32页
        3.2.1 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国际手法第29-30页
        3.2.2 我国企业信用体系模式第30-32页
    3.3 企业信用的评价体系第32-42页
        3.3.1 评级内容第33-37页
        3.3.2 信用评级标准第37-39页
        3.3.3 案例研究第39-42页
    3.4 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第42-50页
        3.4.1 建立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第42-44页
        3.4.2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设计第44-45页
        3.4.3 地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的规模研究第45-48页
        3.4.4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第48-50页
第四章 企业信用监管体系第50-61页
    4.1 政府行政部门的功能第50-51页
    4.2 中央银行的作用第51-53页
        4.2.1 中央银行在体系中的作用第51-53页
        4.2.2 中央银行掌握的征信资料第53页
    4.3 信用管理民间机构模式第53-55页
        4.3.1 信用管理行业协会作用第53-54页
        4.3.2 我国信用管理社团组织第54-55页
    4.4 企业自身信用管理组织模式第55-61页
第五章 企业信用体系的法律支撑环境第61-68页
    5.1 企业信用立法的意义第61-63页
    5.2 征信国家的立法原则第63页
    5.3 专业法律的分类第63-64页
    5.4 影响立法的若干因素第64-67页
    5.5 现行法律的修改第67-6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8-71页
    6.1 主要结论第68-69页
    6.2 本文主要贡献第69-70页
    6.3 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致谢第74-75页
摘要第75-78页
Abstract第78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清代民事纠纷与民事诉讼论略
下一篇: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