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银行参与国有上市公司内部监管的必要性分析 | 第9-18页 |
1.1 银行债权利益保护的需要 | 第9-12页 |
1.1.1 国有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分析 | 第9-10页 |
1.1.2 现行立法及实践对于银行债权利益保护的缺失 | 第10-12页 |
1.2 完善公司内部管理的需要 | 第12-15页 |
1.2.1 监事会监督现状述评 | 第12-14页 |
1.2.2 完善公司内部监管需要有银行的参与 | 第14-15页 |
1.3 改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需要 | 第15-16页 |
1.3.1 我国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现状 | 第15-16页 |
1.3.2 银行参与对与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改善作用 | 第16页 |
1.4 其他债权人利益保护的需要 | 第16-18页 |
第二章 银行参与国有上市公司内部监管的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8-20页 |
2.1.1 理论概述 | 第18-19页 |
2.1.2 评述 | 第19-20页 |
2.2 现代企业契约理论 | 第20-23页 |
2.2.1 理论概述 | 第20-21页 |
2.2.2 评述 | 第21-23页 |
第三章 银行参与国有上市公司内部监管的实践经验 | 第23-30页 |
3.1 国内法律规定与实际运作 | 第23-25页 |
3.1.1 基本情况及成效介绍 | 第23-24页 |
3.1.2 评价以及思考 | 第24-25页 |
3.2 域外经验 | 第25-30页 |
3.2.1 国外相关制度和实践 | 第25-28页 |
3.2.2 经验和启示 | 第28-30页 |
第四章 银行参与国有上市公司内部监管的制度设计 | 第30-41页 |
4.1 银行参与公司内部监管路径选择 | 第30-34页 |
4.1.1 董事会和监事会职权的剖析 | 第31页 |
4.1.2 银行参与公司董事会可行性分析 | 第31-33页 |
4.1.3 银行参与公司监事会可行性分析 | 第33-34页 |
4.2 银行参与公司内部监管权利设置 | 第34-41页 |
4.2.1 权利主体资格设置 | 第34-35页 |
4.2.2 权利内容的设置 | 第35-39页 |
4.2.3 权利的行使规范 | 第39-41页 |
第五章 银行参与公司的内部监管的公司法呼应 | 第41-44页 |
5.1 设立银行外部监事制度 | 第41-42页 |
5.2 确立银行监事独任制 | 第42-43页 |
5.3 强化监事会监督权限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