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6-8页 |
1.1.1 SNS 网站是新兴的互联网社区形式,与传统的虚拟社区在特点上有显著区别 | 第6-7页 |
1.1.2 SNS 网站用户身份的真实性造成社区参与行为风险的转变 | 第7页 |
1.1.3 各学科研究表明信任是维系关系和承担风险的关键 | 第7-8页 |
1.1.4 SNS 网站在中国迅速发展,高校学生成为SNS 网站的重要用户群 | 第8页 |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范围 | 第8-9页 |
1.3 研究意义和预期贡献 | 第9-10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第11-40页 |
2.1 信任 | 第11-25页 |
2.1.1 信任的定义 | 第11-13页 |
2.1.2 可信赖度、信任、信任行为、信任结果——作为动态过程的信任模型 | 第13-16页 |
2.1.3 信任的基础和分类 | 第16-19页 |
2.1.4 基于历史的信任和初始信任 | 第19-23页 |
2.1.5 各学科信任研究的共性 | 第23-25页 |
2.2 使用与满足理论 | 第25-30页 |
2.2.1 使用与满足的理论回顾 | 第25-26页 |
2.2.2 传统媒体受众使用与满足的分类 | 第26-28页 |
2.2.3 CMC 环境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 第28-29页 |
2.2.4 SNS 网站的使用与满足调查研究 | 第29-30页 |
2.3 社会网络弱联结和强联结的理论假设 | 第30-32页 |
2.4 社会资本理论 | 第32-35页 |
2.4.1 社区衰落论和社区释放论 | 第33-35页 |
2.5 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 | 第35-40页 |
2.5.1 国内相关研究情况 | 第35页 |
2.5.2 国外已有SNS 网站用户信任度研究的成果和不足 | 第35-40页 |
第三章 研究模型和研究设计 | 第40-67页 |
3.1 本研究的核心概念 | 第40-41页 |
3.2 本研究建立的模型和提出的假设 | 第41-49页 |
3.3 量表设计与变量的测量 | 第49-65页 |
3.4 问卷调查 | 第65-66页 |
3.5 数据分析方法 | 第66-67页 |
第四章 数据统计结果与分析 | 第67-75页 |
4.1 各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 第67-75页 |
4.1.1 作为信任基础的各变量与随后信任度/水平之间的相关 | 第67-68页 |
4.1.2 初始信任度和用户与SNS 网站(人人网)互动的满意度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68-69页 |
4.1.3 初始信任和用户注册帐户时个人信息披露水平之间的关系 | 第69-72页 |
4.1.4 随后信任度和用户其他信息披露水平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72-75页 |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75-80页 |
5.1 研究结果 | 第75-77页 |
5.2 研究的不足与局限 | 第77-78页 |
5.3 未来研究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7页 |
附录 | 第87-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第91-94页 |
附件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