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原子能技术论文--核反应堆工程论文--反应堆材料及其性能论文

超临界水冷堆堆芯候选材料腐蚀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5页
    1.1 中国核电发展现状第11页
    1.2 超临界水冷堆的研发现状第11-12页
    1.3 超临界水冷堆的技术特性第12-13页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1.5 本章小结第14-15页
第二章 超临界水中材料的腐蚀研究现状第15-33页
    2.1 超临界水的腐蚀特性第15-19页
    2.2 材料在超临界水中的腐蚀研究现状第19-32页
        2.2.1 铁素体-马氏体(F-M)钢第19-23页
        2.2.2 氧化物弥散强化钢(ODS)第23-27页
        2.2.3 奥氏体不锈钢第27-30页
        2.2.4 镍基合金第30-32页
    2.3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超临界水中氧化膜的研究现状第33-44页
    3.1 氧化膜的基本理论第33-38页
        3.1.1 金属氧化膜的完整性和保护性第34-35页
        3.1.2 金属氧化动力学规律第35-36页
        3.1.3 氧化膜应力的产生与释放第36-38页
    3.2 氧化膜的形貌及结构第38-39页
    3.3 氧化膜的影响因素第39-41页
    3.4 氧化膜形成机制第41-43页
    3.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实验方案设计与实验过程第44-52页
    4.1 实验材料第44-45页
    4.2 实验方案第45-47页
    4.3 实验方法第47-48页
    4.4 实验过程第48-51页
    4.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2-103页
    5.1 候选材料腐蚀增重分析第52-55页
    5.2 F-M 钢P92 的腐蚀特性第55-62页
        5.2.1 耐蚀性能第55-57页
        5.2.2 氧化膜形貌及结构第57-60页
        5.2.3 氧化膜破裂机制第60-61页
        5.2.4 小结第61-62页
    5.3 奥氏体不锈钢304NG 的腐蚀特性第62-77页
        5.3.1 耐蚀性能第62-64页
        5.3.2 氧化膜形貌第64-69页
        5.3.3 氧化膜结构第69-74页
        5.3.4 疖状腐蚀形成机制第74-76页
        5.3.5 小结第76-77页
    5.4 奥氏体不锈钢AL-6XN 的腐蚀特性第77-86页
        5.4.1 耐蚀性能第77-79页
        5.4.2 氧化膜形貌第79-82页
        5.4.3 氧化膜结构第82-84页
        5.4.4 氧化膜颗粒形成机制第84-85页
        5.4.5 小结第85-86页
    5.5 镍基合金C276 的腐蚀特性第86-92页
        5.5.1 耐蚀性能第86-87页
        5.5.2 氧化膜形貌第87-89页
        5.5.3 氧化膜结构第89-91页
        5.5.4 氧化膜形成机制第91页
        5.5.5 小结第91-92页
    5.6 ODS 钢MA956 的腐蚀特性第92-99页
        5.6.1 耐蚀性能第92-93页
        5.6.2 氧化膜形貌第93-96页
        5.6.3 氧化膜结构分析第96-98页
        5.6.4 氧化膜形成机制第98页
        5.6.5 小结第98-99页
    5.7 超临界水中材料腐蚀特性影响因素第99-102页
        5.7.1 合金元素的影响第99-100页
        5.7.2 腐蚀温度的影响第100-101页
        5.7.3 腐蚀时间的影响第101页
        5.7.4 水化学条件的影响第101-102页
    5.8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第六章 结论第103-105页
    6.1 主要结论第103-104页
    6.2 研究展望第104-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08页
附录第108-109页
致谢第109-11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110-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冲压成形历史对车身帽型结构件及整车碰撞性能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起重铺管船水动力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