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缩略语表 | 第7-10页 |
第一章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26页 |
1. 动脉粥样硬化(AS)及其发病机制 | 第10-12页 |
1.1 概述 | 第10页 |
1.2 脂质代谢异常学说(脂肪浸润学说) | 第10-11页 |
1.3 炎症反应学说 | 第11-12页 |
1.4 其它学说 | 第12页 |
2. 磷脂酶A_2 | 第12-16页 |
2.1 磷脂酶A_2的功能和代谢 | 第12-15页 |
2.2 ⅡA分泌型磷脂酶A_2(sPLA_2-ⅡA)的结构和功能 | 第15页 |
2.3 sPLA_2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 第15-16页 |
3. 鞘磷脂合酶(SMS) | 第16-19页 |
3.1 鞘磷脂合酶(SMS)的结构与功能 | 第16-18页 |
3.2 SMS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 第18-19页 |
4.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5. 参考文献 | 第20-26页 |
第二章 双功能抑制剂的设计与合成 | 第26-62页 |
1. sPLA_2抑制剂结构片断的分析和设计 | 第26-34页 |
1.1 sPLA_2抑制剂的结构类型 | 第26-31页 |
1.2 sPLA_2抑制剂片断的设计 | 第31-34页 |
2. SMS抑制剂结构片断的分析和设计 | 第34-39页 |
2.1 SMS抑制剂概述 | 第34-35页 |
2.2 SMS抑制剂结构片断的设计 | 第35-39页 |
3. 双功能抑制剂的设计 | 第39-40页 |
4.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及讨论 | 第40-45页 |
4.1 GXLa类化合物合成路线 | 第41-43页 |
4.2 GXLb类化合物合成路线 | 第43-44页 |
4.3 GXMa类化合物合成路线 | 第44-45页 |
5. 合成实验部分 | 第45-56页 |
5.1 实验仪器 | 第45-46页 |
5.2 试剂与纯化 | 第46页 |
5.3 实验步骤 | 第46-56页 |
6. 小结 | 第56页 |
7.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第三章 双功能抑制剂的活性评价 | 第62-75页 |
1. SMS酶抑制活性测定 | 第62-68页 |
1.1 基本原理和方法 | 第62-63页 |
1.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63-64页 |
1.3 实验方法 | 第64-66页 |
1.4 实验结果 | 第66-68页 |
2. sPLA_2酶抑制活性测定 | 第68-70页 |
2.1 基本原理和方法 | 第68页 |
2.2 实验仪器和材料 | 第68-69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69页 |
2.4 实验结果 | 第69-70页 |
3. 小结与展望 | 第70-73页 |
4.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附录1:新化合物一览表 | 第75-78页 |
附录2:化合物图谱 | 第78-103页 |
附录3:综述 | 第103-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6页 |
致谢 | 第136-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