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3-5页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7页 |
1、选题的背景意义 | 第8-9页 |
2、文献研究状况 | 第9-14页 |
3、本文观点 | 第14-15页 |
4、研究方法 | 第15页 |
5、研究框架 | 第15-17页 |
第二章 :警察公共关系的转型与建构——一个分析框架 | 第17-29页 |
第一节:警察公共关系的涵义和特征 | 第17-20页 |
1、警察公共关系的涵义 | 第17-19页 |
2、警察公共关系的特征 | 第19-20页 |
第二节:警察公共关系的转型与挑战 | 第20-29页 |
1、警察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21-23页 |
2、警察公共关系的转型背景 | 第23-26页 |
3、警察公共关系转型所面临的挑战 | 第26-29页 |
第三章 :上海公民警校建设的实践探索 | 第29-45页 |
第一节:上海公民警校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 第29-31页 |
1、成立背景 | 第29-30页 |
2、建设意义 | 第30-31页 |
第二节:上海公民警校的实践运作 | 第31-36页 |
1、指导思想 | 第32页 |
2、办学目标 | 第32页 |
3、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 | 第32-33页 |
4、课程种类和教学内容 | 第33-34页 |
5、办学形式 | 第34-35页 |
6、学员组织和时间安排 | 第35页 |
7、相关保障 | 第35-36页 |
第三节:公民警校建设与警察公共关系:来自民众的评价 | 第36-45页 |
1、媒体关注 | 第36-38页 |
2、学员反响 | 第38-45页 |
第四章 :上海公民警校建设的未来:制约因素与经验借鉴 | 第45-52页 |
第一节:制约因素 | 第45-47页 |
第二节:经验借鉴 | 第47-48页 |
第三节:建构途径 | 第48-52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后记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