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商标法论文

论非传统商标的法律保护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3页
第一章 非传统商标保护的必要性第13-20页
    1.1 传统商标与非传统商标第13-17页
        1.1.1 传统商标与非传统商标的区别第13-14页
        1.1.2 商标的本质功能第14-16页
        1.1.3 非传统商标保护问题的提出第16-17页
    1.2 非传统商标法律保护的必要性及意义第17-20页
        1.2.1 非传统商标法律保护的必要性第17-18页
        1.2.2 非传统商标法律保护的意义第18-20页
第二章 非传统商标保护的基本要件第20-27页
    2.1 显著识别性要件第20-25页
        2.1.1 显著识别性要件的标准第20-21页
        2.1.2 固有显著性第21-23页
        2.1.3 "第二含义"的价值评析第23-24页
        2.1.4 "第二含义"的应用第24-25页
    2.2 非功能性要件第25-27页
        2.2.1 非功能性概述第25页
        2.2.2 非传统商标非功能性的体现第25-27页
第三章 主要非传统商标保护的可行性及其注册第27-41页
    3.1 颜色商标第27-31页
        3.1.1 颜色商标的基本要件第27-28页
        3.1.2 颜色商标的申请第28页
        3.1.3 颜色商标的描述第28-29页
        3.1.4 颜色商标的可注册性第29-31页
    3.2 声音商标第31-33页
        3.2.1 声音商标的基本要件第31页
        3.2.2 声音商标的申请第31-32页
        3.2.3 声音商标的可注册性第32-33页
    3.3 气味商标第33-36页
        3.3.1 气味商标的基本要求第33-34页
        3.3.2 气味商标的申请第34页
        3.3.3 气味商标的描述第34页
        3.3.4 气味商标的可注册性第34-36页
    3.4 立体商标第36-41页
        3.4.1 立体商标的基本要求第36-37页
        3.4.2 立体商标的申请第37-39页
        3.4.3 立体商标法律保护下的权利竞合第39-41页
第四章 海外非传统商标的立法与保护实践第41-46页
    4.1 美国非传统商标的立法与保护实践第41页
    4.2 欧盟非传统商标的立法与保护实践第41-42页
    4.3 日本非传统商标的立法与保护实践第42页
    4.4 澳大利亚非传统商标的立法与保护实践第42-43页
    4.5 我国台湾地区非传统商标的立法与保护实践第43-44页
    4.6 我国香港地区非传统商标的立法与保护实践第44-46页
第五章 我国非传统商标法律保护的构想第46-50页
    5.1 我国非传统商标法律保护的现状分析第46-47页
    5.2 我国非传统商标法律保护体系之构建第47-50页
        5.2.1 构建我国非传统商标法律保护体系的指导思想第47-48页
        5.2.2 建立非传统商标法律保护体系的初步构想第48-50页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后记第53-5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单目视觉伺服模块化机械臂控制系统研究
下一篇:基于线形设计的高速公路隧道群运营安全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