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水文学)论文--地下水资源管理论文

潜水质量安全评价研究--以西安市平原区为例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1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3-15页
        1.1.1 选题背景第13-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第15-18页
        1.2.1 水安全评价研究现状第15-17页
        1.2.2 潜水质量安全评价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8-20页
        1.3.1 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第18-20页
        1.3.2 技术路线第20页
    1.4 主要创新点第20-21页
第二章 潜水安全评价的理论框架第21-25页
    2.1 潜水数量安全评价与潜水资源数量评价的交叉与区别第21-22页
    2.2 潜水质量安全评价与潜水资源质量评价的区别第22页
    2.3 潜水污染及其特点第22-23页
        2.3.1 潜水污染源第22页
        2.3.2 潜水污染的特点第22-23页
        2.3.3 潜水污染途径及其特点第23页
    2.4 潜水污染的预防第23-25页
第三章 潜水质量安全评价体系的建立第25-34页
    3.1 DRASTIC 模型介绍第25-29页
        3.1.1 DRASTIC 模型介绍第25-26页
        3.1.2 DRASTIC 模型的指标体系第26-29页
        3.1.3 DRASTIC 模型的评价对象第29页
    3.2 潜水质量安全评价因子第29-32页
        3.2.1 潜水质量安全评价因子的确定第29-30页
        3.2.2 潜水质量安全评价诸因子的影响作用分类第30-31页
        3.2.3 潜水质量安全评价体系与 DRASTIC 体系的区别第31-32页
    3.3 潜水质量安全评价综合指数计算公式第32页
    3.4 潜水质量安全等级的划分第32-33页
    3.5 基于 GIS 技术的潜水质量安全等级编图第33-34页
第四章 案例区自然地理及水文地质概况第34-41页
    4.1 地理位置第34页
    4.2 地形地貌第34-35页
    4.3 气象第35-36页
    4.4 水文第36-37页
    4.5. 潜水含水岩组水文地质特征第37-38页
    4.6 潜水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第38-39页
    4.7 潜水动态及变化规律第39-40页
    4.8 潜水水化学特征第40-41页
第五章 案例运用━西安市平原区潜水质量安全评价第41-63页
    5.1 潜水质量安全评价因子等级分量的确定第41-51页
        5.1.1 大气降水净补给量等级分量第42-45页
        5.1.2 土壤介质的类别等级分量第45页
        5.1.3 包气带介质的类别等级分量第45-46页
        5.1.4 含水层介质的类别等级分量第46页
        5.1.5 渗透系数等级分量第46-47页
        5.1.6 潜水埋深等级分量第47页
        5.1.7 污水补给数量等级分量第47-50页
        5.1.8 污水补给质量等级分量第50-51页
    5.2 潜水质量安全等级的确定第51-61页
    5.3 潜水质量安全评价结果讨论第61页
    5.4 潜水质量安全保护措施第61-63页
结论与建议第63-65页
    结论第63-64页
    存在问题及建议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n-9Zn无铅钎料适用助焊剂的研究
下一篇:数码航空影像融合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