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野下的高职教学模式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4页
    1.1 选题的背景第9-13页
        1.1.1 选题的时代背景第9-10页
        1.1.2 选题的教育背景第10-12页
        1.1.3 选题的现实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价值第13-15页
        1.2.1 促进理论的发展第13-14页
        1.2.2 促进实践的应用第14页
        1.2.3 促进理论向实践的转化第14-15页
    1.3 文献综述第15-20页
        1.3.1 模式与教学模式第15-17页
        1.3.2 高职教学模式的涵义第17-18页
        1.3.3 高职教学模式的设计理念和分类第18-19页
        1.3.4 高职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第19-20页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论文创新点第20-24页
        1.4.1 研究思路第20-21页
        1.4.2 研究内容第21页
        1.4.3 研究方法第21-22页
        1.4.4 论文创新点第22-24页
第二章 教育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第24-50页
    2.1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追溯第24-28页
        2.1.1 十九世纪前西方“人的培养”的理论发展第24-25页
        2.1.2 中国古代“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萌芽第25-26页
        2.1.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第26-28页
    2.2 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发展第28-45页
        2.2.1 毛泽东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第28-32页
        2.2.2 邓小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第32-38页
        2.2.3 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第38-42页
        2.2.4 胡锦涛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第42-44页
        2.2.5 教育理论中蕴含“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第44-45页
    2.3 教育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第45-50页
        2.3.1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第45-46页
        2.3.2 从终身教育到终身学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46页
        2.3.3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第46-50页
第三章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高职教学模式的立论基础第50-70页
    3.1 高职教学理念的现代诉求第51-60页
        3.1.1 满足多层次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第51-56页
        3.1.2 呈现多样化的高职教学变革趋势第56-58页
        3.1.3 符合多样性的高职学生本质特征第58-60页
    3.2 高职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第60-63页
        3.2.1 技能培养与素质教育的融合性第60-61页
        3.2.2 个性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一致性第61-62页
        3.2.3 高职学习与终身教育的同一性第62-63页
    3.3 高职教学模式发展的矛盾驱使第63-66页
        3.3.1 高职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的矛盾第63-65页
        3.3.2 高职教学模式引进与本土化的矛盾第65-66页
    3.4 高职教学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第66-70页
        3.4.1 高职教学模式的发展历程第66-68页
        3.4.2 高职教学模式的改革趋势第68-70页
第四章 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理念下的高职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第70-94页
    4.1 讲解—传授式教学模式第70-73页
        4.1.1 理论基础第70-72页
        4.1.2 实施过程第72页
        4.1.3 讲解—传授式教学模式与人的全面发展第72-73页
    4.2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第73-77页
        4.2.1 理论基础第73-75页
        4.2.2 实施过程第75-76页
        4.2.3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与人的全面发展第76-77页
    4.3 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 PBL)第77-88页
        4.3.1 理论基础第78-81页
        4.3.2 实施过程第81-86页
        4.3.3 “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模式与人的全面发展第86-88页
    4.4 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第88-94页
        4.4.1 理论基础第88-91页
        4.4.2 实施过程第91-93页
        4.4.3 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与人的全面发展第93-94页
第五章 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理念下的高职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第94-111页
    5.1 构建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理念下高职教学模式的培养目标第94-97页
        5.1.1 知识目标——注意培养隐形知识第94-95页
        5.1.2 能力目标——重视提高软技能第95-96页
        5.1.3 素质目标——强调促进全面发展第96-97页
    5.2 构建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理念下高职教学模式的原则第97-100页
        5.2.1 动态性原则第97-98页
        5.2.2 交往性原则第98-99页
        5.2.3 体验性原则第99-100页
    5.3 构建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理念下高职教学模式的策略第100-103页
        5.3.1 学校办学观念的转变第100-101页
        5.3.2 课程的调控第101页
        5.3.3 教材的调控第101-102页
        5.3.4 教师的调控第102-103页
    5.4 构建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理念下高职教学模式的途径第103-106页
        5.4.1 学生需求是构建教学模式的动力第103-104页
        5.4.2 教师反思是构建教学模式的基础第104-105页
        5.4.3 学者推进是构建教学模式的助力第105-106页
    5.5 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理念下高职教学模式的设计第106-111页
        5.5.1 弹性组织方式组织教学资源第106-107页
        5.5.2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第107-108页
        5.5.3 认知教练的教师角色第108-109页
        5.5.4 基于发展的教学内容第109-111页
第六章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高职教学模式的改革展望第111-118页
    6.1 多种模式综合利用第111-112页
    6.2 对现有教学模式的超越第112-114页
    6.3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第114-116页
    6.4 教学模式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课程改革第116-118页
附录第118-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28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28-129页
致谢第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木质剩余物纤维多孔型材料制备及缓冲特性研究
下一篇:多类型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高层结构的动力行为与设计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