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软土及软土地基概述 | 第9-10页 |
1.2.2 软土地基沉降变形研究的发展 | 第10-12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工程简介及观测分析 | 第14-30页 |
2.1 工程简介 | 第14-20页 |
2.1.1 地理位置及工程情况 | 第14页 |
2.1.2 工程地质概况 | 第14-20页 |
2.2 观测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页 |
2.3 变形监测简介 | 第20-30页 |
2.3.1 软土路基观测项目和仪器 | 第20-23页 |
2.3.2 观测筹备工作 | 第23-25页 |
2.3.3 观测沉降的设备简述 | 第25-30页 |
第三章 路基沉降和变形机理分析 | 第30-44页 |
3.1 软土路基沉降变形机理分析 | 第30-35页 |
3.1.1 软土路基的沉降机理 | 第30-31页 |
3.1.2 沉降预测方法整理研究 | 第31-34页 |
3.1.3 计算预测与实际沉降对比分析 | 第34-35页 |
3.2 软土路基的侧向变形沉降计算 | 第35-42页 |
3.2.1 软土路基侧向变形初始计算 | 第35-37页 |
3.2.2 侧向变形的固结沉降计算分析 | 第37-41页 |
3.2.3 考虑侧向变形的沉降计算方法 | 第41-4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灰色系统理论在软土路基沉降中的应用 | 第44-60页 |
4.1 灰色系统理论 | 第44-46页 |
4.1.1 灰色系统理论概念及应用 | 第44-45页 |
4.1.2 灰色系统理论基本原理 | 第45-46页 |
4.1.3 灰色系统理论主要内容 | 第46页 |
4.2 建立灰色系统模型 | 第46-54页 |
4.2.1 数据处理 | 第47-48页 |
4.2.2 建立灰色 GM(1,1)模型 | 第48-51页 |
4.2.3 灰色系统理论模型 GM(1,1)精度检验 | 第51-52页 |
4.2.4 建立残差 GM(1,1)模型 | 第52-54页 |
4.3 灰色模型对路基沉降预测 | 第54-59页 |
4.3.1 选择灰色预测模型 | 第54-55页 |
4.3.2 工程实例预测分析比对 | 第55-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5.1 结论 | 第60页 |
5.2 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