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基本理论分析 | 第11-19页 |
1.1 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概念 | 第11-12页 |
1.2 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特征 | 第12-13页 |
1.2.1 适用除外制度具有变动性 | 第12页 |
1.2.2 适用除外制度效力的适用性具有严格性 | 第12-13页 |
1.2.3 适用除外制度的立法形式的多样性 | 第13页 |
1.3 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价值分析 | 第13-15页 |
1.3.1 社会公共利益价值 | 第13-14页 |
1.3.2 公平和效率价值 | 第14页 |
1.3.3 有效竞争价值 | 第14-15页 |
1.4 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分析 | 第15-19页 |
第二章 主要发达国家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之比较研究 | 第19-29页 |
2.1 立法体例之比较 | 第19-20页 |
2.1.1 为适用除外制度专门立法 | 第19页 |
2.1.2 在反垄断法中专章规定适用除外条款 | 第19-20页 |
2.1.3 在其他单行法律中规定适用除外的条款 | 第20页 |
2.2 主要内容之比较 | 第20-25页 |
2.2.1 特定行业、特定组织的适用除外 | 第21-22页 |
2.2.2 关于对外贸易的适用除外 | 第22-24页 |
2.2.3 关于知识产权的适用除外 | 第24页 |
2.2.4 关于限制竞争协议的适用除外 | 第24-25页 |
2.3 执行主体和执行程序之比较 | 第25-27页 |
2.4 主要发达国家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我国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现状及思考 | 第29-39页 |
3.1 我国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现状 | 第29-34页 |
3.1.1 制定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现实因素 | 第29-30页 |
3.1.2 我国反垄断法中关于适用除外制度的立法规定 | 第30-34页 |
3.2 我国现行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不足之处 | 第34-39页 |
3.2.1 对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适用范围规定的不全面 | 第34-36页 |
3.2.2 反垄断法适用除外程序上的缺陷 | 第36-39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若干建议 | 第39-51页 |
4.1 我国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立法模式的完善 | 第39-40页 |
4.2 我国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适用范围的完善 | 第40-47页 |
4.2.1 特定行业 | 第40-42页 |
4.2.2 特定组织和人员 | 第42-43页 |
4.2.3 垄断协议 | 第43-44页 |
4.2.4 经营者集中 | 第44-45页 |
4.2.5 知识产权 | 第45-46页 |
4.2.6 对外贸易 | 第46-47页 |
4.3 我国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适用程序的完善 | 第47-51页 |
4.3.1 执行机构的选择 | 第47-48页 |
4.3.2 执行程序的完善 | 第48-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