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人口学论文--世界各国人口调查及其研究论文--中国人口论文--人口问题研究论文

北京市人口与资源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引言第8-11页
    1.1 研究背景第8页
    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3 相关概念第9-11页
        1.3.1 系统第9页
        1.3.2 人口系统第9页
        1.3.3 资源、环境系统第9-10页
        1.3.4 因素第10-11页
2 文献评述第11-14页
    2.1 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的国外研究状况第11-12页
    2.2 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的国内研究状况第12-13页
    2.3 文献评述第13-14页
3 理论框架、方法和数据第14-19页
    3.1 理论框架第14-15页
        3.1.1 人地关系论第14页
        3.1.2 人口压力与土地承载能力有限论第14-15页
        3.1.3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5页
    3.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3.2.1 灰色系统方法的原理第15-16页
        3.2.2 灰色系统方法的比较优势第16页
    3.3 数据介绍第16-19页
4 人口与资源环境系统相互作用机制的模型建立第19-25页
    4.1 人口与资源环境系统指标体系的建立第19-22页
        4.1.1 国内外指标体系研究情况第19-20页
        4.1.2 指标选取的一般原则第20-21页
        4.1.3 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第21-22页
    4.2 模型计算步骤第22-25页
5 人口与资源环境系统的灰色关联模型计算结果分析第25-38页
    5.1 人口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之间的关联分析第25页
    5.2 人口因素与资源环境因素之间的关联分析第25-26页
    5.3 人口因素与资源环境系统之间的关联分析第26-34页
        5.3.1 人口结构因素与资源环境系统的关联分析第27-32页
        5.3.2 人口素质因素与资源环境系统的关联分析第32页
        5.3.3 人口迁移因素与资源环境系统的关联分析第32-33页
        5.3.4 人口规模因素与资源环境系统的关联分析第33-34页
    5.4 资源环境因素与人口系统之间的关联度分析第34-37页
        5.4.1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人口规模与人口迁移的地域分布差异第35-36页
        5.4.2 区域资源环境压力影响人口素质和生活满意度第36页
        5.4.3 资源环境保护技术的提高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和生活水平第36-37页
    5.5 人口因素与资源环境系统灰关联度的时序规律分析第37-38页
6 主要结论第38-40页
    6.1 人口与资源环境系统间整体关联性较强,相互作用机制明显第38页
    6.2 人口与资源环境系统间的作用机制表现出多要素、多角度、多层次第38页
    6.3 人口结构因素是影响资源环境系统发展的主要人口因素,人口规模的影响次之第38-39页
    6.4 人口结构因素与资源环境系统的关联性呈现阶段性与波动性特征第39-40页
7 政策建议第40-42页
    7.1 倡导有利可持续发展的家庭消费模式,规范家庭消费行为第40页
    7.2 合理调控人口规模,降低人口规模对资源环境消耗与污染的基数作用第40页
    7.3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与正确引导消费相结合,促进消费结构优化与消费水平的升级第40-41页
    7.4 合理规划城市结构,大力发展公共服务,提升城市化质量水平第41页
    7.5 发挥首都科技优势,大力倡导国家、社会、家庭共同践行节能减排第41-42页
8 创新与不足第42-43页
    8.1 创新点第42页
    8.2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第42-43页
9 参考文献第43-45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45-46页
致谢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认知闭合需要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以北京C区调查为例
下一篇: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