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导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1 文献分析法 | 第12-13页 |
1.3.2 逻辑分析法 | 第13页 |
1.4 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4.1 研究的内容 | 第13-14页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 城市新区规划相关实践与经验启示 | 第15-20页 |
2.1 国外城市新区规划实践 | 第15-17页 |
2.1.1 英国城市规划分析 | 第15页 |
2.1.2 美国城市规划分析 | 第15-16页 |
2.1.3 法国城市规划分析 | 第16页 |
2.1.4 日本城市规划分析 | 第16-17页 |
2.2 国内城市新区规划实践 | 第17-18页 |
2.2.1 北京市的新区规划 | 第17页 |
2.2.2 上海浦东新区 | 第17页 |
2.2.3 天津滨海新区 | 第17-18页 |
2.2.4 沈阳沈北新区 | 第18页 |
2.3 国内外城市新区规划经验启示 | 第18-20页 |
2.3.1 明确新区规划的目标及功能定位 | 第18-19页 |
2.3.2 新城要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为前提 | 第19页 |
2.3.3 新城要注重交通与就业的有效整合 | 第19页 |
2.3.4 新城要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积极培育产业集群,优化产业布局 | 第19-20页 |
3. 整体城市设计理念在新区规划中的具体应用 | 第20-31页 |
3.1 整体设计理论分析 | 第20-22页 |
3.1.1 整体城市设计理念的涵义 | 第20页 |
3.1.2 新区规划与城市设计 | 第20-21页 |
3.1.3 新区规划中引入整体城市设计理念的目的和作用 | 第21-22页 |
3.2 整体城市理念的目标、原则和主题 | 第22-24页 |
3.2.1 整体城市理念的目标 | 第22-23页 |
3.2.2 整体城市理念的原则 | 第23-24页 |
3.2.3 整体城市理念的主题 | 第24页 |
3.3 整体城市设计理念的应用研究与分析 | 第24-26页 |
3.3.1 新区规划建设的意义及整体城市设计地位分析 | 第25页 |
3.3.2 影响新区整体城市设计因素分析 | 第25-26页 |
3.4 新区规划中的系统设计和新区开发的评价 | 第26-29页 |
3.4.1 新区规划中的系统设计 | 第26-28页 |
3.4.2 新区开发的评价体系 | 第28-29页 |
3.5 实施政策建议 | 第29-31页 |
3.5.1 经济及政治方向建议 | 第29页 |
3.5.2 科学技术方向建议 | 第29页 |
3.5.3 政策导向建议 | 第29-30页 |
3.5.4 协同合作建议 | 第30-31页 |
4. 许昌市城市新区规划中引入整体城市设计理念的工作体系 | 第31-33页 |
4.1 许昌市新区规划引入整体城市设计的基本要素 | 第31页 |
4.2 许昌市新区规划中引入整体城市设计的工作层次 | 第31-32页 |
4.3 许昌市城市新区规划中引入整体城市设计的工作框架 | 第32-33页 |
5. 整体城市设计理念在许昌新区规划中的实践 | 第33-42页 |
5.1 许昌市及许昌新区的概况 | 第33-34页 |
5.2 许昌市城市新区的规划综述 | 第34-35页 |
5.2.1 许昌市城市新区规划目标 | 第34-35页 |
5.2.2 许昌市城市新区规划的主要内容 | 第35页 |
5.3 许昌市城市新区自然历史特征分析 | 第35-36页 |
5.3.1 自然特征分析 | 第35页 |
5.3.2 历史特征分析 | 第35-36页 |
5.4 许昌市城市新区城市设计 | 第36-39页 |
5.4.1 新区主中心的设计——“水韵莲城”融通天圆 | 第36-38页 |
5.4.2 副中心的设计——“汉韵新城”启承地方 | 第38-39页 |
5.5 许昌市新城区城市设计的思考 | 第39-42页 |
5.5.1 许昌新区规划存在的不足 | 第39-40页 |
5.5.2 许昌新区规划发展路径建议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