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重要性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天然气发展趋势及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天然气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 第10-11页 |
1.2.2 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3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管网薄弱区域的确定及客户特点研究 | 第13-39页 |
2.1 管网薄弱区域确定 | 第13-17页 |
2.1.1 平湖片区天然气管网研究 | 第13-16页 |
2.1.2 大鹏片区天然气管网研究 | 第16-17页 |
2.2 管网薄弱区域用户特点及分布研究 | 第17-39页 |
2.2.1 平湖片区用户特点及分布研究 | 第17-30页 |
2.2.2 大鹏区域用户特点及分布研究 | 第30-39页 |
第三章 管网薄弱区域过渡供气方式分析与研究 | 第39-52页 |
3.1 LNG 供应站和 CNG 供气站研究 | 第39-44页 |
3.1.1 LNG 供应站特点及原理研究 | 第39-41页 |
3.1.2 CNG 供应站特点及原理研究 | 第41-44页 |
3.2 LNG 供应站与 CNG 供气站的比较分析及选择 | 第44-49页 |
3.2.1 从供气设施特点及场地条件分析 | 第44页 |
3.2.2 气源条件及运输距离分析 | 第44-45页 |
3.2.3 用地要求及安全评估比较分析 | 第45-48页 |
3.2.4 供气成本分析 | 第48-49页 |
3.3 城市规模对天然气临时供气方式的选择 | 第49-52页 |
3.3.1 平湖片区和大鹏片区临时供气方式选择分析 | 第49-50页 |
3.3.2 两种临时供气方式的综合评价 | 第50-51页 |
3.3.3 城市规模及特点对选择天然气临时供气方式的决定因素 | 第51-52页 |
第四章 标准站设计及“小区气化、区域联网”分析 | 第52-72页 |
4.1 LNG 瓶组站(标准站)设计 | 第52-56页 |
4.1.1 设计思路说明 | 第52-53页 |
4.1.2 LNG 瓶组站(标准站)选用主要设备材料 | 第53页 |
4.1.3 LNG 瓶组站(标准站)设计成果 | 第53-56页 |
4.2 CNG 供应站(标准站)设计 | 第56-59页 |
4.2.1 标准站设计思路 | 第56页 |
4.2.2 标准站主要设备 | 第56页 |
4.2.3 CNG 供应站(标准站)设计成果 | 第56-59页 |
4.3 标准站费用测算模式(投资估算) | 第59-62页 |
4.3.1 投资估算 | 第59-62页 |
4.4 管网薄弱区域“小区气化、区域联网”分析 | 第62-72页 |
4.4.1 联网思路分析 | 第62页 |
4.4.2 薄弱区域管网建设规划研究(水力计算) | 第62-63页 |
4.4.3 平湖片区水力计算确定管网完善计划 | 第63-65页 |
4.4.4 大鹏片区水力计算确定管网发展计划 | 第65-68页 |
4.4.5 管网完善计划的现实意义 | 第68-71页 |
4.4.6 管网薄弱区域“小区气化、逐步联网”的推广意义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附件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