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食品标准与检验论文--食品的微生物检验论文

免疫磁珠分离结合荧光微球免疫层析方法的建立及在大肠杆菌O157:H7检测中的应用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缩略语表第5-8页
第1章 引言第8-15页
    1.1 大肠杆菌O157:H7概述第8-9页
    1.2 大肠杆菌O157:H7检测技术分类第9页
    1.3 免疫层析技术中的标记物第9-12页
    1.4 免疫磁分离技术第12-13页
    1.5 本文研究内容和意义第13-15页
第2章 荧光微球和胶体金在免疫层析方法中的比较第15-26页
    2.1 材料与仪器第15-16页
        2.1.1 主要试剂及材料第15页
        2.1.2 主要仪器设备第15页
        2.1.3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15-16页
    2.2 实验方法第16-18页
        2.2.1 荧光微球偶联抗体第16-17页
        2.2.2 胶体金偶联抗体第17页
        2.2.3 制备免疫层析试纸条第17页
        2.2.4 免疫层析试纸条的评价第17-18页
        2.2.5 HOOK效应第18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18-25页
        2.3.1 标记物表征第18-19页
        2.3.2 不同投入量抗体对偶联效率和FM-ICTS灵敏度的影响第19-20页
        2.3.3 不同投入量抗体对偶联效率和CG-ICTS灵敏度的影响第20-21页
        2.3.4 试纸条平衡时间的确定第21页
        2.3.5 FM-ICTS和CG-ICTS的比较第21-24页
        2.3.6 HOOK效应第24-25页
    2.4 讨论第25-26页
第3章 免疫磁性分离技术结合荧光微球试纸条检测生牛乳中大肠杆菌O157:H7第26-33页
    3.1 材料与仪器第26-27页
        3.1.1 主要试剂及材料第26页
        3.1.2 主要仪器设备第26页
        3.1.3 主要试剂的配制第26-27页
    3.2 实验方法第27-28页
        3.2.1 菌株培养第27页
        3.2.2 FM-ICTS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第27页
        3.2.3 IMS对FM-ICTS检测增菌时间的影响第27-28页
        3.2.4 FM-ICTS结合IMS对生牛乳食品基质检测第28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28-31页
        3.3.1 FM-ICTS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第28-29页
        3.3.2 FM-ICA+IMS对增菌时间的影响第29-30页
        3.3.3 生牛乳中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第30-31页
    3.4 讨论第31-33页
第4章 结论与展望第33-35页
    4.1 结论第33-34页
        4.1.1 单抗与荧光微球、胶体金的最优比例第33页
        4.1.2 FM-ICTS和CG-ICTS的灵敏度和单抗消耗量第33页
        4.1.3 FM-ICTS和CG-ICTS上的HOOK效应第33页
        4.1.4 IMS结合FM-ICTS检测生牛乳中大肠杆菌O157:H7第33-34页
    4.2 展望第34-35页
致谢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41页
附录1 试剂药品第41-42页
附录2 仪器设备第42-43页
附录3 菌株目录第43-45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植物对环境中碘的富集及其控制机制研究
下一篇:模具虚拟实验系统的研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