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概论 | 第10-14页 |
一、研究主题 | 第10页 |
二、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三、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11-14页 |
(一)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 研究目的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第14-17页 |
一、相关的文献 | 第14-16页 |
(一) 关于民间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研究 | 第14页 |
(二) 关于公民参与的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三) 关于公民社会的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二、相关研究的小结 | 第16-17页 |
第三章 理论框架与核心概念 | 第17-20页 |
一、理论框架:社会资本理论 | 第17-18页 |
二、核心概念 | 第18-20页 |
(一) 民间社会工作机构 | 第18页 |
(二) 公民 | 第18-19页 |
(三) 公民参与 | 第19-20页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第20-25页 |
一、长度访谈的内涵 | 第20页 |
二、选择长度访谈方法的原因 | 第20页 |
三、具体的研究步骤 | 第20-25页 |
(一) 分析性范畴的回顾:文献回顾 | 第21页 |
(二) 文化范畴的回顾:研究者身份及其与研究的关系 | 第21页 |
(三) 文化范畴的发现及其分析性范畴的发现: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 第21-25页 |
第五章 被动的,还是主动的参与? | 第25-35页 |
一、“被动式”的公民参与 | 第25-28页 |
(一) 对机构的认知情况概述 | 第25-26页 |
(二) 公民参与状况概述 | 第26-27页 |
(三) 公民参与动机概述 | 第27-28页 |
二、“主动式”的公民参与 | 第28-31页 |
(一) 对机构的认知情况概述 | 第29页 |
(二) 公民参与状况概述 | 第29-30页 |
(三) 公民参与动机概述 | 第30-31页 |
三、J机构公民参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5页 |
(一) 社区居民的公民参与意识薄弱 | 第31-32页 |
(二) 社区居民的公民参与中的纪律性、组织性问题 | 第32-33页 |
(三) 缺乏公民参与的网络组织 | 第33-35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35-44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35-40页 |
(一) 公民参与:低度的认知 | 第35-37页 |
(二) 公民参与的“内在/潜在参与性”特征 | 第37-39页 |
(三) 公民参与的螺旋式强化发展 | 第39-40页 |
二、对策及建议 | 第40-43页 |
(一) 政府方面 | 第40-42页 |
(二) 民间社工机构方面 | 第42-43页 |
三、对未来的展望 | 第43页 |
四、研究不足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一、著作类 | 第44页 |
二、论文期刊类 | 第44-45页 |
三、网页类 | 第45-47页 |
附录:访谈提纲 | 第47-48页 |
一、对居民的访谈提纲 | 第47页 |
二、对机构社工的提纲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附件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