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1 导论 | 第13-20页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7-18页 |
1.4 论文基本框架 | 第18-19页 |
1.5 论文的重点和难点 | 第19-20页 |
2 派驻统管行政监察体制的产生背景 | 第20-29页 |
2.1 派驻统管行政监察体制的含义 | 第20-21页 |
2.2 派驻统管行政监察体制产成的现实背景 | 第21-25页 |
2.2.1 我国行政监察制度旳发展阶段 | 第21-23页 |
2.2.2 我国原有行政监察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3-25页 |
2.3 派驻统管行政监察体制产生的历史借鉴 | 第25-29页 |
2.3.1 我国古代的钦差制度 | 第25-26页 |
2.3.2 当代中国行政监察体制 | 第26-27页 |
2.3.3 国外的行政监察制度 | 第27-29页 |
3 派驻统管行政监察体制的基本模式及其运作 | 第29-35页 |
3.1 派驻统管体制的基本模式 | 第29-31页 |
3.1.1 “点派驻”管理模式 | 第30页 |
3.1.2 “片派驻”管理模式 | 第30-31页 |
3.2 派驻统管行政监察体制的运作 | 第31-35页 |
3.2.1 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 | 第32页 |
3.2.2 主要工作内容 | 第32-33页 |
3.2.3 职责权限 | 第33-35页 |
4 派驻统管行政监察体制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5-42页 |
4.1 领导体制不完善 | 第35-37页 |
4.1.1 领导组织机构 | 第35-36页 |
4.1.2 领导职责权限划分 | 第36页 |
4.1.3 领导干部的任免管理 | 第36-37页 |
4.2 工作机制不完备 | 第37-39页 |
4.2.1 工作权威性不足 | 第37-38页 |
4.2.2 支持力度不够 | 第38页 |
4.2.3 配套措施不到位 | 第38-39页 |
4.3 人员配置不合理 | 第39-40页 |
4.3.1 人少事多矛盾突出 | 第39页 |
4.3.2 干部队伍老化问题 | 第39页 |
4.3.3 干部专业素质不够 | 第39-40页 |
4.4 法律规范不健全 | 第40-42页 |
4.4.1 派驻统管法规未出台 | 第40页 |
4.4.2 法律形式不够规范 | 第40-41页 |
4.4.3 制度约束力不强 | 第41-42页 |
5 派驻统管行政监察体制完善的对策 | 第42-51页 |
5.1 不断完善领导体制 | 第42-43页 |
5.1.1 优化组织结构 | 第42页 |
5.1.2 明确责任权限 | 第42-43页 |
5.1.3 加强干部交流 | 第43页 |
5.2 逐步完备工作机制 | 第43-45页 |
5.2.1 增强工作权威性 | 第44页 |
5.2.2 加大支持力度 | 第44-45页 |
5.2.3 完善配套措施 | 第45页 |
5.3 强化行政监察机构队伍建设 | 第45-47页 |
5.3.1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行政监察人员的综合素质 | 第45-46页 |
5.3.2 加强行政监察人员的职业教育 | 第46页 |
5.3.3 改革相关人事制度,稳定和优化纪检监察队伍 | 第46-47页 |
5.4 着力健全法律法规 | 第47-48页 |
5.4.1 出台派驻统管的相应法规 | 第47-48页 |
5.4.2 进一步规范相关法规 | 第48页 |
5.5 多渠道深化行政监察效能 | 第48-51页 |
5.5.1 增强监察工作的透明度 | 第49页 |
5.5.2 广泛利用群众监督 | 第49-50页 |
5.5.3 充分利用科技防腐 | 第50-51页 |
结束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附件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