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运用“SEC”分析初中生物学会考试卷与内容标准的一致性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1.1 问题的缘起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国内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国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第13-15页
    1.3 研究目的第15-16页
        1.3.1 丰富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理论第15页
        1.3.2 改善教育要素之间的匹配程度第15-16页
        1.3.3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第16页
    1.4 研究意义第16页
        1.4.1 理论意义第16页
        1.4.2 实践意义第16页
    1.5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6 研究方法第17-19页
第二章 理论综述第19-27页
    2.1 概念界定第19-22页
        2.1.1 初中生物学会考第19页
        2.1.2 一致性第19-20页
        2.1.3“SEC”一致性分析模式第20-22页
    2.2 研究步骤及样本选取第22-23页
        2.2.1 研究步骤第22页
        2.2.2 样本选取第22-23页
    2.3 理论依据第23-25页
        2.3.1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第23-24页
        2.3.2“SEC”一致性分析理论第24-25页
        2.3.3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第25页
    2.4 研究的整体设计第25-27页
第三章 研制义务教育生物学内容标准与认知水平的二维分析表第27-42页
    3.1 内容主题和认知水平的分类第27-36页
        3.1.1 内容主题的分类第27-31页
        3.1.2 认知水平的分类第31-36页
    3.2 内容主题和认知水平的编码第36-42页
第四章 初中生物学会考试卷内容维度与认知维度的编码与统计第42-56页
    4.1 试题编码举例第42-47页
    4.2 五份会考试卷的编码与统计第47-56页
        4.2.1 2014 年试卷的编码与统计第48-51页
        4.2.2 其他试卷的编码与统计第51-56页
第五章 五份会考试卷与内容标准的一致性分析第56-83页
    5.1 一致性比较第56-57页
        5.1.1 计算波特一致性系数第56页
        5.1.2 波特一致性系数与显著性P值的比较第56-57页
    5.2 重点分布比较第57-62页
        5.2.1 内容标准重点分布比较第58页
        5.2.2 五份试卷重点分布比较第58-62页
    5.3 内容主题分布的比较第62-74页
        5.3.1 内容标准与“科学探究”试题一致性水平比较第65-66页
        5.3.2 内容标准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试题一致性水平比较第66-67页
        5.3.3 内容标准与“生物与环境”试题一致性水平比较第67-68页
        5.3.4 内容标准与“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试题一致性水平比较第68-69页
        5.3.5 内容标准与“生物圈中的人”试题一致性水平比较第69-70页
        5.3.6 内容标准与“动物的运动和行为”试题一致性水平比较第70-71页
        5.3.7 内容标准与“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试题一致性水平比较第71-72页
        5.3.8 内容标准与“生物的多样性”试题一致性水平比较第72-73页
        5.3.9 内容标准与“生物技术”试题一致性水平比较第73-74页
        5.3.10 内容标准与“健康地生活”试题一致性水平比较第74页
    5.4 认知水平分布的比较第74-83页
        5.4.1 内容标准与“记忆”认知水平试题一致性水平比较第77页
        5.4.2 内容标准与“理解”认知水平试题一致性水平比较第77-78页
        5.4.3 内容标准与“应用”认知水平试题一致性水平比较第78-79页
        5.4.4 内容标准与“分析”认知水平试题一致性水平比较第79-80页
        5.4.5 内容标准与“评价”认知水平试题一致性水平比较第80-81页
        5.4.6 内容标准与“创造”认知水平试题一致性水平比较第81-83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第83-87页
    6.1 研究结论第83-84页
        6.1.1 内容标准与会考试题整体一致性水平一般第83页
        6.1.2 内容标准与会考试题一致性水平在“内容维度”上较好第83页
        6.1.3 内容标准与会考试题一致性水平在“认知维度”上一般第83-84页
    6.2 建议第84-87页
        6.2.1 促进学习的迁移第84页
        6.2.2 适度关注探究性学习第84-85页
        6.2.3 提高教师的评价能力第85页
        6.2.4 增加表现性评价标准第85-86页
        6.2.5 发展一致性评价研究第86-87页
第七章 研究展望第87-88页
    7.1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87页
    7.2 研究不足第87页
    7.3 研究展望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1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第91-92页
附录第92-95页
后记第95-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思维导图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探究--以《文化生活》教学为例
下一篇: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情感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