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肿瘤治疗学论文

纳米医药:基因递送与肿瘤光热治疗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5页
    1.1 光热治疗第15-23页
        1.1.1 金纳米材料第16-20页
        1.1.2 碳结构纳米材料第20-23页
    1.2 基因治疗第23-28页
        1.2.1 基因治疗的介绍第23-24页
        1.2.2 基因治疗的挑战第24-25页
        1.2.3 基因治疗中的载体第25-28页
    参考文献第28-35页
第二章 一种交联复合物用以增强其在体内的稳定性和转染效率的新方法第35-53页
    2.1 引言第35-36页
    2.2 实验部分第36-38页
        2.2.1 材料第36页
        2.2.2 氮,氮-二丙烯半胱胺(CBA)的合成第36页
        2.2.3 合成含有二硫键的超支化聚酰胺基胺聚合物第36页
        2.2.4 表征第36页
        2.2.5 复合物的制备第36-37页
        2.2.6 复合物的交联第37页
        2.2.7 复合物在氯化钠溶液当中的稳定性第37页
        2.2.8 琼脂糖凝胶色谱第37页
        2.2.9 体外转染第37页
        2.2.10 动物第37页
        2.2.11 体内转染实验第37页
        2.2.12 复合物在小鼠的体内分布第37-38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8-49页
    2.4 结论第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第三章 利用交联的生物可降解纳米壳用于增强阳离子高分子与DNA形成的复合物在体内的转染效率第53-65页
    3.1 引言第53-54页
    3.2 实验部分第54-56页
        3.2.1 材料第54页
        3.2.2 表征第54页
        3.2.3 二硫代苯甲酸枯酯(CDB)的合成第54页
        3.2.4 胱胺双丙烯酰胺(CBA)的合成第54-55页
        3.2.5 超支化PEG聚合物的合成第55页
        3.2.6 动物实验第55页
        3.2.7 溶血实验第55页
        3.2.8 蛋白吸附实验第55页
        3.2.9 复合物在氯化钠溶液中的稳定性第55页
        3.2.10 琼脂糖凝胶色谱第55页
        3.2.11 利用生无可降解PEG纳米壳包裹复合物第55-56页
        3.2.12 体外转染第56页
        3.2.13 体内转染实验第56页
        3.2.14 复合物在小鼠的体内分布第5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6-62页
    3.4 结论第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第四章 利用血红细胞膜包裹金纳米笼用以延长其体内循环时间以及增强光热治疗第65-81页
    4.1 引言第65-66页
    4.2 实验部分第66-69页
        4.2.1 金纳米笼的制备第66-67页
        4.2.2 血红细胞膜的提取第67页
        4.2.3 将血红细胞包裹在由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稳定的金纳米笼表面第67页
        4.2.4 体外光热转换测试第67页
        4.2.5 体外细胞内吞实验第67-68页
        4.2.6 体外光热治疗实验第68页
        4.2.7 体内分布研究第68页
        4.2.8 小鼠体内光热治疗第68-69页
        4.2.9 组织学分析第69页
        4.2.10 统计分析第69页
        4.2.11 统计分析第6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9-76页
    4.4 结论第76页
    参考文献第76-81页
第五章 将酸响应破膜聚合物修饰在聚多巴胺球表面用于耐药性肿瘤的治疗第81-101页
    5.1 引言第81-82页
    5.2 实验部分第82-86页
        5.2.1 酸激发破膜聚合物(aHLP)的合成第82-83页
        5.2.2 聚多巴胺(PDA)纳米粒子的合成第83页
        5.2.3 aHLP-PDA纳米粒子的合成第83页
        5.2.4 纳米粒子的表征第83页
        5.2.5 体外光热转换测试第83页
        5.2.6 体外aHLP的释放试验第83-84页
        5.2.7 溶血试验第84页
        5.2.8 具有耐热性的HeLa(HeLa-TR)细胞的制备第84页
        5.2.9 具有耐药性的4T1(4T1-R)细胞的制备第84页
        5.2.10 体外细胞的纳米粒子内吞实验第84页
        5.2.11 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第84-85页
        5.2.12 细胞Dead/Live实验第85页
        5.2.13 药物动力学研究第85页
        5.2.14 体内分布研究第85页
        5.2.15 体内光热效果成像第85-86页
        5.2.16 小鼠体内光热治疗第86页
        5.2.17 组织学分析第86页
        5.2.18 统计分析第86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86-94页
    5.4 结论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1页
第六章 协同纳米系统用于进行对皮肤无害的光热治疗第101-119页
    6.1 引言第101-102页
    6.2 实验部分第102-106页
        6.2.1 金纳米笼的制备第102页
        6.2.2 将cTL以及SH-PEG修饰到PVP-AuNC的表面第102页
        6.2.3 纳米粒子的表征第102页
        6.2.4 体外估算由PVP-AuNC的光热效应导致的谷胱甘肽(GSH)的泄露第102-103页
        6.2.5 体外光热转换测试第103页
        6.2.6 体外cTL的释放试验第103页
        6.2.7 荧光泄露试验第103-104页
        6.2.8 溶血试验第104页
        6.2.9 具有耐热性的HeLa(HeLa-TR)细胞的制备第104页
        6.2.10 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第104页
        6.2.11 细胞Dead/Live实验第104-105页
        6.2.12 体内分布研究第105页
        6.2.13 体内光热效果成像第105页
        6.2.14 小鼠体内光热治疗第105页
        6.2.15 血液化学分析第105-106页
        6.2.16 组织学分析第106页
        6.2.17 统计分析第106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106-114页
    6.4 结论第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19页
第七章 结论第119-122页
致谢第122-124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米吸附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对水中氟离子去除机理研究
下一篇:二维功能性纳米材料的电学行为调制及其在电化学能源存储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