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0页 |
1.1 中国儿童智能玩具综述 | 第8-10页 |
1.1.1 智能玩具的定义 | 第8页 |
1.1.2 用户群体的划分 | 第8-10页 |
第2章 研究背景 | 第10-14页 |
2.1 调研分析 | 第10页 |
2.2 中国智能玩具现状 | 第10-11页 |
2.3 中国现阶段学前儿童个体的社会生活状况 | 第11-12页 |
2.4 国内外智能玩具现状调研分析 | 第12-14页 |
第3章 针对学前儿童智能玩具的交互系统研究 | 第14-25页 |
3.1 Babytalk的交互系统综述 | 第14页 |
3.2 学前儿童的发展特征 | 第14-16页 |
3.2.1 学前儿童的生理发展特征 | 第14-15页 |
3.2.2 学前儿童的感知发展特征 | 第15页 |
3.2.3 学前儿童的情绪、情感发展特征 | 第15页 |
3.2.4 学前儿童的社会化发展特征 | 第15-16页 |
3.3 学前儿童使用Babytalk的场景分析 | 第16页 |
3.4 Babytalk的产品概念设计 | 第16-17页 |
3.5 基于交互模式的Babytalk的交互行为设计 | 第17-20页 |
3.5.1 基于感官的交互模式 | 第18-19页 |
3.5.2 基于行为的交互模式 | 第19-20页 |
3.5.3 基于情感的交互方式 | 第20页 |
3.6 学前儿童智能玩具的设计原则 | 第20-24页 |
3.6.1 可用性设计原则 | 第21页 |
3.6.2 安全性设计原则 | 第21-22页 |
3.6.3 互动性设计原则 | 第22-23页 |
3.6.4 友好性设计原则 | 第23-24页 |
3.7 Babytalk的技术实现 | 第24-25页 |
第4章 Babytalk的功能设计 | 第25-27页 |
第5章 用户测试和反馈 | 第27-31页 |
5.1 用户测试准备 | 第27页 |
5.2 实验步骤与实验任务 | 第27-30页 |
5.3 实验结果 | 第30-31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31-33页 |
6.1 总结 | 第31-32页 |
6.2 展望 | 第32页 |
6.3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致谢 | 第35-37页 |
附录:关于中国学前儿童使用或不使用智能玩具情况的调研 | 第37-4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