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5页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1.1.1 二十一世纪是质量竞争的时代 | 第10页 |
1.1.2 制造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 第10-11页 |
1.1.3 新兴集团加强全面质量管理的迫切需要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8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4 TQM的基本理论 | 第18-23页 |
1.4.1 TQM的定义 | 第18-20页 |
1.4.2 TQM的功能及特点 | 第20-21页 |
1.4.3 TQM的实施原则 | 第21-23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23-25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5.2 论文结构 | 第24-25页 |
第2章 新兴钢管集团全面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 第25-32页 |
2.1 新兴钢管集团概况 | 第25-29页 |
2.1.1 新兴钢管集团的组织结构 | 第25-26页 |
2.1.2 新兴钢管集团的业务范围 | 第26-27页 |
2.1.3 新兴钢管集团的人才培养机制 | 第27-29页 |
2.2 新兴钢管集团质量管理的基本情况 | 第29-30页 |
2.3 新兴钢管集团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现状 | 第30-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新兴钢管集团全面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32-45页 |
3.1 中国钢管企业的现状分析 | 第32-38页 |
3.1.1 钢管企业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2-34页 |
3.1.2 影响企业质量管理现状的因素分析 | 第34-38页 |
3.2 新兴钢管集团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8-41页 |
3.2.1 新兴钢管集团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意识薄弱 | 第38页 |
3.2.2 新兴钢管集团全面质量管理未能实现全员参与 | 第38-39页 |
3.2.3 新兴钢管集团的质量文化尚未形成 | 第39页 |
3.2.4 新兴钢管集团质量管理的实施仍不全面 | 第39-40页 |
3.2.5 新兴钢管集团质量管理的培育机制有待改进 | 第40-41页 |
3.3 新兴钢管集团全面质量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41-43页 |
3.3.1 新兴钢管集团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意识薄弱的成因分析 | 第41页 |
3.3.2 新兴钢管集团全面质量管理未能实现全员参与的成因分析 | 第41-42页 |
3.3.3 新兴钢管集团质量文化尚未形成的成因分析 | 第42页 |
3.3.4 新兴钢管集团质量管理的实施仍不全面的成因分析 | 第42-43页 |
3.3.5 新兴钢管集团质量管理的培育机制有待改进的成因分析 | 第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新兴钢管集团全面质量管理的改进与完善 | 第45-57页 |
4.1 加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意识 | 第45-47页 |
4.1.1 实行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策略 | 第45-46页 |
4.1.2 实施充分满足消费者的战略 | 第46-47页 |
4.2 全员参与质量管理 | 第47-48页 |
4.2.1 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合作 | 第47-48页 |
4.2.2 建立合理的建议与反馈体系 | 第48页 |
4.3 营造适合全面质量管理的新环境 | 第48-50页 |
4.3.1 打造属于新兴集团的特色质量文化 | 第48-49页 |
4.3.2 注重培养具有质量意识的人才 | 第49-50页 |
4.4 基于PDCA的全过程质量管理 | 第50-53页 |
4.4.1 P阶段设计过程的质量管理 | 第51页 |
4.4.2 D阶段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 | 第51-52页 |
4.4.3 C阶段辅助和服务过程的质量管理 | 第52页 |
4.4.4 A阶段使用过程的质量管理 | 第52-53页 |
4.5 建立适合全面质量管理的新机制 | 第53-55页 |
4.5.1 深化改革QC小组活动培训 | 第53-54页 |
4.5.2 实施绩效管理的有效监督 | 第54页 |
4.5.3 建立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 | 第54-5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后记 | 第63-64页 |
个人简历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