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2页 |
1.1 引言 | 第16-17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6页 |
1.1.2 项目来源和经费支持 | 第16-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9页 |
1.2.1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2.2 聚硅氧烷改性聚氨酯水分散体系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1.2.3 超疏水自清洁涂料研究进展 | 第21-29页 |
1.3 设计思路、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9-32页 |
1.3.1 设计思路 | 第29-30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31页 |
1.3.4 创新点 | 第31-32页 |
第二章 阴离子型聚硅氧烷改性萜烯基环氧树脂多元醇水分散体的制备 | 第32-45页 |
2.1 引言 | 第3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2-35页 |
2.2.1 原料、试剂及仪器 | 第32-33页 |
2.2.2 阴离子型聚硅氧烷改性萜烯基环氧树脂多元醇(ASTP)水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 第33-34页 |
2.2.3 分析测试方法 | 第34-3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5-44页 |
2.3.1 反应条件的选择 | 第35-37页 |
2.3.2 T-N、ASTP结构表征 | 第37-40页 |
2.3.3 ASTP水分散体稳定性分析 | 第40-42页 |
2.3.4 ASTP水分散体粒径分析 | 第42-44页 |
2.3.5 ASTP水分散体的微观形态 | 第44页 |
2.4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非离子型聚硅氧烷改性萜烯基环氧树脂多元醇水分散体的制备 | 第45-54页 |
3.1 引言 | 第4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5-47页 |
3.2.1 原料、试剂及仪器 | 第45-46页 |
3.2.2 非离子型聚硅氧烷改性萜烯基环氧树脂多元醇(NSTP)水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 第46页 |
3.2.3 分析测试方法 | 第46-4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7-52页 |
3.3.1 NSTP结构表征 | 第47-49页 |
3.3.2 NSTP水分散体稳定性分析 | 第49-52页 |
3.4 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聚硅氧烷改性水性萜烯基EP/PU复合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54-67页 |
4.1 引言 | 第54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4-56页 |
4.2.1 原料试剂及仪器 | 第54-55页 |
4.2.2 聚硅氧烷改性水性萜烯基EP/PU复合聚合物制备方法 | 第55页 |
4.2.3 测试方法 | 第55-56页 |
4.3 结果讨论 | 第56-66页 |
4.3.1 聚硅氧烷改性水性萜烯基EP/PU复合聚合物结构表征 | 第56-58页 |
4.3.2 聚硅氧烷改性水性萜烯基EP/PU复合聚合物疏水性能分析 | 第58-60页 |
4.3.3 聚硅氧烷改性水性萜烯基EP/PU复合聚合物断面形貌分析 | 第60-61页 |
4.3.4 聚硅氧烷改性水性萜烯基EP/PU复合聚合物热稳定性分析 | 第61-63页 |
4.3.5 聚硅氧烷改性水性萜烯基EP/PU复合聚合物DSC分析 | 第63-64页 |
4.3.6 聚硅氧烷改性水性萜烯基EP/PU复合聚合物力学性能分析 | 第64-66页 |
4.4 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纳米SiO_2复合聚硅氧烷改性水性萜烯基EP/PU表面自清洁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能 | 第67-80页 |
5.1 引言 | 第67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67-69页 |
5.2.1 原料试剂及仪器 | 第67-68页 |
5.2.2 纳米SiO_2的制备及疏水改性方法 | 第68页 |
5.2.3 纳米SiO_2复合聚硅氧烷改性水性萜烯基EP/PU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 第68页 |
5.2.4 测试方法 | 第68-69页 |
5.3 结果讨论 | 第69-78页 |
5.3.1 纳米SiO_2的结构表征及形貌分析 | 第69-72页 |
5.3.2 复合聚合物表面疏水性能分析 | 第72-74页 |
5.3.3 复合聚合物形貌分析 | 第74-75页 |
5.3.4 复合聚合物热稳定性分析 | 第75-77页 |
5.3.5 复合聚合物DSC分析 | 第77-78页 |
5.4 小结 | 第78-8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3页 |
6.1 结论 | 第80-82页 |
6.2 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92页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