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比加群芳环取代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抗凝血活性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抗凝药物的发展 | 第9-12页 |
1.2.1 凝血机制 | 第9-10页 |
1.2.2 凝血药物的分类 | 第10-12页 |
1.3 达比加群酯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3.1 达比加群酯的作用机制 | 第12页 |
1.3.2 达比加群酯的药代动力学 | 第12-13页 |
1.3.3 达比加群酯的药效动力学 | 第13页 |
1.3.4 达比加群酯小结 | 第13页 |
1.4 氟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 | 第13-16页 |
1.4.1 电子效应 | 第14页 |
1.4.2 亲脂性效应 | 第14-15页 |
1.4.3 立体效应 | 第15-16页 |
1.4.4 代谢阻碍效应 | 第16页 |
1.4.5 氟在药物设计中的前景展望 | 第16页 |
1.5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 第16-18页 |
1.5.1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定义及原理 | 第16-17页 |
1.5.2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相关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5.3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实例 | 第17-18页 |
1.5.4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中的难题 | 第18页 |
1.5.5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前景展望 | 第18页 |
1.6 本论文研究的思路及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计算机辅助达比加群芳环取代类似物的设计 | 第20-22页 |
2.1 达比加群芳环取代类似物的设计 | 第20页 |
2.2 计算机模拟打分 | 第20-22页 |
第3章 达比加群芳环取代类似物的合成 | 第22-41页 |
3.1 引言 | 第22-24页 |
3.2 合成路线的确定及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3.2.1 设计的合成路线 | 第24-25页 |
3.2.2 研究内容 | 第25页 |
3.3 实验部分 | 第25-40页 |
3.3.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25-27页 |
3.3.2 实验内容 | 第27-40页 |
3.4 实验总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达比加群芳环取代类似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 第41-45页 |
4.1 引言 | 第41页 |
4.2 体外凝血酶抑制活性测试 | 第41-45页 |
4.2.1 实验方法 | 第41页 |
4.2.2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41-45页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第45-46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45页 |
5.2 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52-53页 |
附录A | 第53-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