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2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1.2.1 隧道盾构施工对地表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2.2 隧道盾构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监测方案设计 | 第22-31页 |
2.1 盾构施工概况 | 第22-23页 |
2.1.1 盾构施工原理 | 第22页 |
2.1.2 盾构机(土压平衡式)的施工工序 | 第22-23页 |
2.2 工程概况 | 第23-25页 |
2.2.1 区间工程概况 | 第23-24页 |
2.2.2 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概况 | 第24页 |
2.2.3 桥梁工程概况 | 第24-25页 |
2.3 施工监测设计 | 第25-30页 |
2.3.1 监测方案设计原则 | 第25页 |
2.3.2 施工监测目的 | 第25-26页 |
2.3.3 监测内容及控制标准 | 第26-27页 |
2.3.4 监测点布设 | 第27-30页 |
2.3.5 信息反馈 | 第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监测数据分析 | 第31-41页 |
3.1 横向地表沉降分析 | 第31-35页 |
3.1.1 右线单独开挖时 | 第32-34页 |
3.1.2 双线开挖完成 | 第34-35页 |
3.2 纵向地表沉降分析 | 第35-36页 |
3.3 桥墩竖向位移监测数据分析 | 第36-40页 |
3.3.1 桥墩竖向位移随盾构推进的历时变化 | 第36-38页 |
3.3.2 桥墩横桥向差异沉降 | 第38-39页 |
3.3.3 隧道左线右线先后开挖对桥墩沉降的影响 | 第39-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盾构穿越立交桥数值模拟 | 第41-67页 |
4.1 FLAC~(3D)简介及原理 | 第41-42页 |
4.1.1 FLAC~(3D)原理 | 第41-42页 |
4.1.2 土体的本构模型 | 第42页 |
4.2 数值模型建立 | 第42-45页 |
4.2.1 模型建立原则及考虑因素 | 第42-43页 |
4.2.2 模型的几何和力学参数 | 第43-45页 |
4.2.3 模型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第45页 |
4.3 盾构穿越立交桥数值模拟 | 第45-51页 |
4.3.1 盾构施工地表沉降分析 | 第46-48页 |
4.3.2 盾构施工对立交桥墩变形分析 | 第48-51页 |
4.4 地表及桥桩基础沉降影响因素敏感度分析 | 第51-66页 |
4.4.1 注浆体强度对地表和桥桩基础沉降影响 | 第51-54页 |
4.4.2 盾尾注浆压力对地表和桥桩基础沉降影响 | 第54-57页 |
4.4.3 掘进推力对地表和桥桩基础沉降影响 | 第57-60页 |
4.4.4 双线隧道不同开挖方式对地表和桥桩基础沉降影响 | 第60-63页 |
4.4.5 不同隧道埋深下盾构开挖对地表和桥桩基础沉降影响 | 第63-6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5.1 结论 | 第67-68页 |
5.2 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