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油菜籽(芸薹)论文

甘蓝型油菜温敏核不育系TE5A败育的细胞学及分子机理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英文缩略表第13-14页
第一章 引言第14-24页
    1.1 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第14-16页
        1.1.1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第14页
        1.1.2 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第14-15页
        1.1.3 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第15-16页
    1.2 花药败育的细胞学研究进展第16-20页
        1.2.1 花药发育的过程第16页
        1.2.2 花药败育的细胞学特征第16-17页
        1.2.3 导致花药败育的原因第17-20页
    1.3 细胞核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定位与克隆第20-21页
        1.3.1 S45A相关基因的定位与克隆第20页
        1.3.2 9012A相关基因的定位与克隆第20页
        1.3.3 TE5A相关基因的定位与克隆第20-21页
    1.4 酵母双杂交技术第21-22页
        1.4.1 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第21页
        1.4.2 酵母双杂交技术的原理第21-22页
        1.4.3 酵母双杂交技术的应用第22页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目的意义第22-24页
        1.5.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2页
        1.5.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不育系TE5A花药发育的细胞学研究第24-32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4-25页
        2.1.1 试验材料第24页
        2.1.2 实验方法第24-25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5-30页
        2.2.0 TE5A花朵形态学观察第25-26页
        2.2.1 不育系TE5A花粉活力的检测第26-27页
        2.2.2 不育系TE5A半薄切片观察第27-29页
        2.2.3 不育系TE5A透射电镜观察第29页
        2.2.4 不育系TE5A脂染色观察第29-30页
    2.3 讨论第30-31页
    2.4 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不育系TE5A染色体行为观察第32-39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2-33页
        3.1.1 实验材料第32页
        3.1.2 不育系TE5A石蜡切片的DAPI染色第32页
        3.1.3 不育系TE5A染色体展片的制作第32-33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3-37页
        3.2.1 不育系TE5A石蜡切片染色体观察第33-35页
        3.2.2 不育系TE5A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第35-37页
    3.3 讨论第37页
    3.4 小结第37-39页
第四章 不育系TE5A幼蕾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第39-46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39-42页
        4.1.1 实验材料第39页
        4.1.2 实验试剂第39页
        4.1.3 引物第39-40页
        4.1.4 RNA的提取第40页
        4.1.5 双链cDNA的合成第40页
        4.1.6 pGADT7载体的改造第40-41页
        4.1.7 初始cDNA文库的构建、扩增及质量鉴定第41-42页
        4.1.8 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第42页
        4.1.9 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质量鉴定第42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2-45页
        4.2.1 总RNA的提取第42-43页
        4.2.2 双链cDNA的合成第43页
        4.2.3 大肠杆菌cDNA文库构建第43-44页
        4.2.4 Y187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构建及质量鉴定第44-45页
    4.3 讨论第45页
    4.4 小结第45-46页
第五章 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互作蛋白第46-53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46-48页
        5.1.1 实验材料第46页
        5.1.2 实验试剂第46页
        5.1.3 引物第46-47页
        5.1.4 诱饵蛋白载体的构建第47页
        5.1.5 诱饵载体的蛋白表达检测第47页
        5.1.6 诱饵蛋白毒性及自激活活性检测第47-48页
        5.1.7 酵母文库筛选第48页
        5.1.8 文库阳性克隆的鉴定第48页
        5.1.9 阳性克隆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8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48-51页
        5.2.1 诱饵载体的构建及表达检测第48-49页
        5.2.2 诱饵蛋白毒性检测及自激活检测第49-50页
        5.2.3 酵母文库筛选第50-51页
    5.3 讨论第51-52页
    5.4 小结第52-53页
第六章 全文结论第53-55页
    6.1 不育系TE5A花药败育的细胞学观察第53页
    6.2 不育系TE5A染色体行为观察第53页
    6.3 不育系TE5A幼蕾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第53-54页
    6.4 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互作蛋白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3页
致谢第63-64页
作者简历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陆地棉早熟性状主—多基因联合分析与QTL定位研究
下一篇: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穗部及籽粒性状的QTL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