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7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丁腈橡胶特点 | 第12-14页 |
1.2.1 丁腈橡胶的特征 | 第12-13页 |
1.2.2 丁腈橡胶的加工性能 | 第13-14页 |
1.3 丁腈橡胶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1.3.1 国内丁腈橡胶的生产现状 | 第14-15页 |
1.3.2 国内丁腈橡胶消费情况 | 第15页 |
1.4 丁腈橡胶发展趋势 | 第15-19页 |
1.4.1 调整丁腈橡胶通用品种的性能指标 | 第15页 |
1.4.2 丁腈橡胶高功能化 | 第15-16页 |
1.4.3 丁腈橡胶共混 | 第16-19页 |
1.4.3.1 橡塑共混 | 第17页 |
1.4.3.2 橡橡共混 | 第17-19页 |
1.5 丁腈橡胶配合体系 | 第19-23页 |
1.5.1 硫化体系 | 第19-20页 |
1.5.2 增塑体系 | 第20页 |
1.5.3 填充体系 | 第20-22页 |
1.5.4 防老化体系 | 第22-23页 |
1.6 发泡性能 | 第23-25页 |
1.6.1 发泡原理 | 第24页 |
1.6.2 常用发泡剂 | 第24页 |
1.6.3 发泡性能 | 第24-25页 |
1.7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25-27页 |
第2章 兰州石化NBR产品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性能对比 | 第27-37页 |
2.1 前言 | 第27页 |
2.2 实验 | 第27-28页 |
2.2.1 原料 | 第27页 |
2.2.2 配方 | 第27-28页 |
2.2.3 性能测试 | 第2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8-35页 |
2.3.1 微观结构 | 第28-30页 |
2.3.1.1 红外谱图 | 第28-29页 |
2.3.1.2 DSC谱图 | 第29页 |
2.3.1.3 TGA谱图 | 第29-30页 |
2.3.1.4 小结 | 第30页 |
2.3.2 结构组成、分子量及其分布 | 第30-32页 |
2.3.3 硫化特性 | 第32-33页 |
2.3.4 物理机械性能 | 第33-34页 |
2.3.5 压缩永久变形 | 第34页 |
2.3.6 老化性能 | 第34-35页 |
2.4 结论 | 第35-37页 |
第3章 丁腈橡胶产品加工应用研究 | 第37-72页 |
3.1 前言 | 第37页 |
3.2 实验 | 第37-38页 |
3.2.1 实验方法 | 第37页 |
3.2.2 试验原料 | 第37页 |
3.2.3 性能测试 | 第37-3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8-72页 |
3.3.1 NBR2907E的配合技术 | 第38-52页 |
3.3.1.1 NBR2907E的硫化及促进体系 | 第38-41页 |
3.3.1.2 过氧化物硫化体系 | 第41-42页 |
3.3.1.3 NBR2907E的增塑体系 | 第42-44页 |
3.3.1.4 NBR2907E的补强体系 | 第44-49页 |
3.3.1.5 NBR2907E的防老化体系 | 第49-50页 |
3.3.1.6 NBR2907E发泡性能 | 第50-51页 |
3.3.1.7 小结 | 第51-52页 |
3.3.2 NBR3305E的配合技术 | 第52-65页 |
3.3.2.1 NBR3305E的硫化体系 | 第52-55页 |
3.3.2.2 促进体系 | 第55-56页 |
3.3.2.3 增塑体系 | 第56-57页 |
3.3.2.4 NBR3305E的补强体系 | 第57-60页 |
3.3.2.5 NBR3305E的防老化体系 | 第60-64页 |
3.3.2.6 NBR3305E发泡性能 | 第64页 |
3.3.2.7 小结 | 第64-65页 |
3.3.3 加工工艺对NBR性能的影响 | 第65-72页 |
3.3.3.1 硫化温度对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 第65-67页 |
3.3.3.2 硫化时间对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 第67-69页 |
3.3.3.3 硫化压力对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 第69-71页 |
3.3.3.4 小结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及参与项目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