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 固阳县地理历史概况 | 第9-10页 |
(二) 本文的研究对象及语料来源 | 第10页 |
(三)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1. 文献查阅法 | 第11页 |
2. 地图法 | 第11页 |
3. 实地调查法 | 第11-12页 |
4. 统计法 | 第12页 |
(四) 地名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 我国传统地名学研究概况 | 第12页 |
2. 我国近现代地名学的发展 | 第12-13页 |
3. 文化语言学角度地名研究概述 | 第13-14页 |
一、固阳县自然村村名的语言学分析 | 第14-29页 |
(一) 固阳县村名的语音分析 | 第14-17页 |
1. 汉语村名的语音分析 | 第14-16页 |
2. 蒙古语及蒙汉复合语村名的语音分析 | 第16-17页 |
(二) 固阳县汉语村名的构词方式及用词分析 | 第17-25页 |
1. 汉语村名的构词方式 | 第17-18页 |
2. 汉语村名的用词分析 | 第18-25页 |
(1) 通名的用词分析 | 第19-22页 |
(2) 专名的用词分析 | 第22-25页 |
(三) 固阳县蒙古语村名的结构类型及用词分析 | 第25-27页 |
1. 结构类型 | 第25-26页 |
(1) 单用专名型 | 第25页 |
(2) 单用通名型 | 第25-26页 |
(3) 专名+通名型 | 第26页 |
2. 蒙古语村名的用词分析 | 第26-27页 |
(1) 通名的用词分析 | 第26-27页 |
(2) 专名的用词分析 | 第27页 |
(四) 固阳县蒙汉复合语村名的结构分析 | 第27-29页 |
二. 固阳县自然村村名的文化分析 | 第29-41页 |
(一) 汉语村名的文化分析 | 第29-37页 |
1. 村落名称反映固阳县的自然环境与地理地貌 | 第29-30页 |
2. 村落名称刻着走西口移民运动的痕迹 | 第30-36页 |
(1) 村落名称反映走西口运动对固阳县农业的开发 | 第31-33页 |
(2) 村落名称反映走西口运动对固阳县商业的促进 | 第33-34页 |
(3) 村落名称反映走西口运动对固阳县手工业的带动 | 第34-35页 |
(4) 村落名称反映人们重宗族的社会心态 | 第35-36页 |
3. 村落名称反映着村民的宗教信仰情况 | 第36-37页 |
(二) 蒙古语村名的文化分析 | 第37-39页 |
1. 蒙古语村名表达蒙古族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 | 第37-38页 |
2. 蒙古语村名体现蒙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 | 第38-39页 |
(三) 蒙汉复合语村名体现蒙汉文化的融合 | 第39-41页 |
三、固阳县自然村村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第41-45页 |
(一) 固阳县汉语村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第41-42页 |
1. 汉语村名存在的问题 | 第41-42页 |
2. 解决对策 | 第42页 |
(二) 固阳县蒙古语村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第42-45页 |
1. 蒙古语村名存在的问题 | 第42-43页 |
2. 解决对策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