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特丹规则》对我国港口经营人制度的借鉴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我国港口经营人的法律地位及立法现状 | 第9-14页 |
1.1 港口经营人法律地位的学说 | 第9-11页 |
1.1.1 港口经营人是承运人的受雇人或代理人 | 第9-10页 |
1.1.2 港口经营人是实际承运人 | 第10-11页 |
1.1.3 港口经营人是独立合同人 | 第11页 |
1.2 我国港口经营人的立法现状 | 第11-14页 |
1.2.1 立法现状 | 第11-12页 |
1.2.2 立法缺陷带来的法律实践问题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海运履约方”对我国港口经营人的影响 | 第14-25页 |
2.1 《鹿特丹规则》下海运履约方制度的新规定 | 第14-15页 |
2.2 海运履约方对港口经营人法律地位的影响 | 第15-16页 |
2.3 海运履约方对港口经营人义务的影响 | 第16-18页 |
2.3.1 港口经营人与承运人义务内容的比较 | 第16-17页 |
2.3.2 港口经营人义务强度的变化 | 第17-18页 |
2.4 海运履约方对港口经营人责任的影响 | 第18-25页 |
2.4.1 港口经营人责任的归责原则 | 第18-19页 |
2.4.2 港口经营人的责任承担 | 第19-22页 |
2.4.3 港口经营人的责任限制 | 第22-25页 |
第三章 完善我国港口经营人制度的建议 | 第25-28页 |
3.1 引入海运履约方制度 | 第25-26页 |
3.2 港口经营人制度的补充规定 | 第26-28页 |
结论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致谢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