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研究计划 | 第15-17页 |
1.2.1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2.3 研究数据来源 | 第16-17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7-27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2.2 理论综述 | 第18-21页 |
2.2.1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第18-19页 |
2.2.2 迁移决策理论 | 第19页 |
2.2.3 新历史学派理论 | 第19-20页 |
2.2.4 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20-21页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7页 |
2.3.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21-25页 |
2.3.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25-27页 |
第3章 乡—城流动人口的人口社会学分析 | 第27-35页 |
3.1 流动人口总量快速增加 | 第27-28页 |
3.2 个体和家庭特征 | 第28-30页 |
3.3 流动经历 | 第30-33页 |
3.4 工作状况 | 第33-35页 |
第4章 乡—城流动人口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现状 | 第35-52页 |
4.1 乡—城流动人口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口社会学特征 | 第35-43页 |
4.1.1 人口特征 | 第35-38页 |
4.1.2 流动经历 | 第38-41页 |
4.1.3 工作状况 | 第41-43页 |
4.2 乡—城流动人口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影响因素分析 | 第43-52页 |
4.2.1 研究框架及研究假设 | 第43-44页 |
4.2.2 变量测定 | 第44-48页 |
4.2.3 结果与分析 | 第48-52页 |
第5章 乡—城流动人口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对策建议 | 第52-56页 |
5.1 切实落实户籍制度改革的相关措施 | 第52-53页 |
5.2 加强流动人口参保意识,保障其合法权益 | 第53-54页 |
5.3 建立人口管理档案,打破地域壁垒 | 第54-55页 |
5.4 关注乡—城流动人口的内部群体差异,提供精准公共服务 | 第55-56页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6-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