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我国碳市场系统的协同进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前言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碳市场及碳交易第11-12页
        1.2.2 协同进化理论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3 研究评述第13页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第13-16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3-15页
        1.3.2 本文创新点第15-16页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第16-21页
    2.1 复杂系统相关理论第16-18页
        2.1.1 系统理论第16页
        2.1.2 复杂系统理论第16-18页
        2.1.3 灰色系统理论第18页
    2.2 协同学相关理论第18-21页
        2.2.1 协同学理论的起源第18页
        2.2.2 协同学的相关概念第18-19页
        2.2.3 协同学的基本方法第19-21页
第3章 基于复杂系统视角的碳市场系统描述第21-30页
    3.1 全球碳市场系统的结构类型第21-22页
    3.2 我国碳市场系统的要素组成第22-27页
        3.2.1 碳排放权交易主体第22-23页
        3.2.2 碳排放权交易客体第23-24页
        3.2.3 碳市场其他参与者第24-27页
    3.3 我国碳市场系统的模型第27-28页
    3.4 我国碳市场系统的结构特征第28-30页
第4章 碳市场系统协同进化的模型构建第30-39页
    4.1 碳市场系统协同进化的基本动力第30页
    4.2 碳市场系统的序参量分析第30-34页
        4.2.1 各子系统序参量的识别第31-33页
        4.2.2 序参量影响系数的确定第33-34页
    4.3 碳市场系统的协同度模型第34-36页
    4.4 碳市场子系统动态协同模型第36-39页
第5章 我国碳市场系统协同进化分析第39-47页
    5.1 数据来源与处理第39页
    5.2 碳市场系统协同度的计算第39-42页
    5.3 碳市场子系统间的动态协同分析第42-47页
        5.3.1 碳市场各子系统动态协同系数的计算第42-44页
        5.3.2 碳市场各子系统自我发展能力分析第44-45页
        5.3.3 碳市场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影响分析第45-47页
第6章 我国碳市场系统协同进化的建议第47-51页
    6.1 区域间对接形成统一碳交易平台第48页
    6.2 建立碳价格调控机制第48-49页
    6.3 提高企业参与度第49页
    6.4 培育碳金融服务行业第49-51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51-53页
    7.1 结论第51-52页
    7.2 不足与展望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57-58页
附录第58-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行云南省昆明市分行零售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下一篇:央企上市公司产融结合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