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缩写词(Abbreviations) | 第7-10页 |
1 前言 | 第10-20页 |
1.1 节节麦的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1.1 节节麦 | 第10-11页 |
1.1.2 节节麦D基因组的研究进展 | 第11页 |
1.1.3 节节麦的生物和非生物抗性 | 第11页 |
1.1.4 节节麦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第11-12页 |
1.2 植物中的类黄酮化合物 | 第12-15页 |
1.2.1 类黄酮化合物与植物的抗逆性 | 第12-13页 |
1.2.2 植物中的花青素 | 第13-15页 |
1.3 二氢黄酮4还原酶(DFR)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3.1 DFR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15页 |
1.3.2 DFR基因的底物特异性 | 第15-16页 |
1.3.3 DFR基因的作用机制 | 第16页 |
1.3.4 DFR基因的调控机制 | 第16-17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3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20页 |
2.1.2 菌株与载体 | 第20页 |
2.1.3 主要药品与试剂 | 第20页 |
2.1.4 常用溶液及培养基 | 第20-2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1-32页 |
2.2.1 CTAB法提取植物基因组DNA | 第21-22页 |
2.2.2 Trizol法提取植物RNA | 第22页 |
2.2.3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22-23页 |
2.2.4 DFR基因cDNA和DNA的克隆 | 第23-25页 |
2.2.5 DFR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5-26页 |
2.2.6 HPLC法检测DFR的酶促动力学反应 | 第26页 |
2.2.7 DFR基因的原核诱导表达及分析 | 第26-29页 |
2.2.8 DFR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9-30页 |
2.2.9 农杆菌介导的拟南芥遗传转化 | 第30-3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2-44页 |
3.1 DFR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 第32页 |
3.2 DFR基因的克隆、序列比较分析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2-37页 |
3.2.1 DFR基因的克隆 | 第32-33页 |
3.2.2 DFR基因的序列比较分析 | 第33-36页 |
3.2.3 DFR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6-37页 |
3.3 DFR的酶促动力学分析 | 第37-39页 |
3.4 DFR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39-44页 |
3.4.1 DFR基因的原核表达和免疫杂交分析 | 第39-41页 |
3.4.2 DFR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1-44页 |
4 讨论 | 第44-46页 |
5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