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蛋白质论文

基于群智能的蛋白质—多肽对接算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8-13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页
    1.2 相关研究进展第8-10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第10-11页
    1.4 本文组织结构第11-13页
2 面向蛋白质-多肽的对接算法的研究现状第13-25页
    2.1 生物多肽与蛋白质第13页
    2.2 蛋白质-多肽对接构象采样方法第13-19页
        2.2.1 蒙特卡洛方法第14-15页
        2.2.2 分子动力学方法第15-16页
        2.2.3 遗传算法第16-18页
        2.2.4 群智能算法第18-19页
    2.3 当前主流的蛋白质-多肽对接算法第19-25页
        2.3.1 Rosetta FlexPepDock对接算法第19-20页
        2.3.2 HADDOCK对接算法第20-21页
        2.3.3 DynaDock对接算法第21-22页
        2.3.4 GalaxyPepDock对接算法第22-23页
        2.3.5 pepCrawler对接算法第23-24页
        2.3.6 FISPDock对接算法第24-25页
3 基本人工蜂群算法及其改进第25-41页
    3.1 蜂群算法第25-26页
    3.2 基于蜂群算法的主要变种第26-28页
        3.2.1 全局最优引导的蜂群算法-GABC第26页
        3.2.2 动态调整领域搜索步长的蜂群算法-bsfABC第26-27页
        3.2.3 基于互学习的蜂群算法-MutualABC第27页
        3.2.4 借鉴差分进化的蜂群算法-IABC第27-28页
    3.3 强化互学习的人工蜂群算法第28-34页
        3.3.1 互学习策略第28-29页
        3.3.2 增强变动频率的改进方案第29-30页
        3.3.3 深化变量学习策略第30-31页
        3.3.4 EMLABC算法第31-34页
    3.4 实验仿真和结果第34-41页
        3.4.1 实验条件第35页
        3.4.2 与ABC以及MutualABC的对比第35页
        3.4.3 与PSO变种和其它ABC变种的对比第35-41页
4 基于强化互学习人工蜂群的蛋白质-多肽对接算法第41-53页
    4.1 优化问题表述及优化变量第41页
    4.2 能量打分函数第41-43页
    4.3 算法实现及运行环境第43页
    4.4 EMLABCDock算法第43-44页
    4.5 实验和结果第44-53页
        4.5.1 实验数据集和评估标准第45-46页
        4.5.2 初始位置依赖性测试第46-49页
        4.5.3 实验对比算法第49页
        4.5.4 实验结果和分析第49-53页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GIS的中国—欧洲瓢虫生态分布研究
下一篇:节节麦二氢黄酮-4-还原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