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1.1 概述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目的 | 第13-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2 高寒地区预制小箱梁裂缝统计与试验分析 | 第14-34页 |
2.1 概述 | 第14页 |
2.2 工程概况 | 第14-18页 |
2.2.1 工程简介 | 第14-16页 |
2.2.2 预制小箱梁简介 | 第16-18页 |
2.2.3 预制小箱梁施工工艺流程 | 第18页 |
2.2.4 小箱梁混凝土配合比 | 第18页 |
2.3 裂缝检测 | 第18-24页 |
2.3.1 裂缝检测 | 第18页 |
2.3.2 裂缝统计与分析 | 第18-24页 |
2.4 比对荷载试验 | 第24-32页 |
2.4.1 试验目的 | 第24页 |
2.4.2 病害桥跨和比对试验桥跨的确定 | 第24-25页 |
2.4.3 病害桥跨和比对试验桥跨概况 | 第25页 |
2.4.4 比对试验内容 | 第25页 |
2.4.5 比对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5-32页 |
2.5 预制小箱梁裂缝病害类型及原因分析 | 第32-33页 |
2.5.1 裂缝病害类型 | 第32页 |
2.5.2 病害原因分析 | 第32-33页 |
2.6 小结 | 第33-34页 |
3 不同养护方式下混凝土强度及裂缝变化规律研究 | 第34-45页 |
3.1 概述 | 第34页 |
3.2 试验目的及抗裂性评价标准 | 第34-35页 |
3.3 试验内容 | 第35-37页 |
3.3.1 试验装置 | 第35页 |
3.3.2 试件材料及配合比 | 第35页 |
3.3.3 养护工况 | 第35-36页 |
3.3.4 试验工况 | 第36-37页 |
3.4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7-40页 |
3.4.1 各种养护工况下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1天内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7-39页 |
3.4.2 各种养护工况下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56天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9-40页 |
3.5 环形约束抗裂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0-43页 |
3.5.1 裂缝观测结果 | 第40-43页 |
3.5.2 裂缝观测结果分析 | 第43页 |
3.6 小结 | 第43-45页 |
4 预制小箱梁桥温度效应计算与分析 | 第45-58页 |
4.1 概述 | 第45页 |
4.2 国内外设计规范关于温度梯度规定 | 第45-48页 |
4.2.1 新西兰规范 | 第45-46页 |
4.2.2 美国公路桥梁设计规范AASHTO | 第46页 |
4.2.3 英国桥梁设计和施工规范BS5400 | 第46-47页 |
4.2.4 我国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 第47页 |
4.2.5 我国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10002.3—2005 | 第47-48页 |
4.3 模型的建立 | 第48-50页 |
4.3.1 基本假设 | 第48-49页 |
4.3.2 建立模型 | 第49页 |
4.3.3 计算截面与计算内容 | 第49-50页 |
4.4 规范温度梯度模式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0-53页 |
4.4.1 荷载工况 | 第50页 |
4.4.2 温度应力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0-52页 |
4.4.3 挠度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2-53页 |
4.5 高寒地区小箱梁温度效应的计算与分析 | 第53-56页 |
4.5.1 荷载工况 | 第53-54页 |
4.5.2 温度应力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4-56页 |
4.5.3 挠度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6页 |
4.6 小结 | 第56-58页 |
5 预制小箱梁裂缝整治措施及工程应用 | 第58-63页 |
5.1 概述 | 第58页 |
5.2 裂缝处理方案 | 第58-59页 |
5.3 本高速公路小箱梁裂缝处理方案 | 第59-62页 |
5.3.1 处理原则与方法 | 第59页 |
5.3.2 具体施工工序 | 第59-62页 |
5.4 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