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兰客专安定隧道施工过程模拟及现场监测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1.2 国内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1.2.1 大跨度隧道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9-11页 |
1.2.2 监控量测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14-16页 |
2. 安定隧道工程概况 | 第16-20页 |
2.1 工程基本概况 | 第16页 |
2.2 工程地质概况 | 第16-17页 |
2.2.1 工程地质特征 | 第16-17页 |
2.2.2 水文地质特征 | 第17页 |
2.3 隧道设计概况 | 第17-20页 |
2.3.1 建筑限界及衬砌内轮廓设计 | 第17-19页 |
2.3.2 衬砌支护设计 | 第19-20页 |
3.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 | 第20-50页 |
3.1 监控量测的目的 | 第20页 |
3.2 监控量测的项目与仪器 | 第20-22页 |
3.2.1 监控量测的项目 | 第20页 |
3.2.2 测点布设 | 第20-22页 |
3.3 测试仪器原理 | 第22-23页 |
3.4 围岩变形量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第23-31页 |
3.5 围岩压力量测结果与分析 | 第31-34页 |
3.6 钢拱架应力量测结果与分析 | 第34-39页 |
3.7 初支与二衬接触压力量测结果与分析 | 第39-41页 |
3.8 二衬钢筋应力量测结果与分析 | 第41-45页 |
3.9 二衬混凝土应力量测结果与分析 | 第45-47页 |
3.10 监测断面压力、应力量测结果汇总 | 第47-48页 |
3.11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4. 隧道施工过程模拟 | 第50-73页 |
4.1 数值模型 | 第50-53页 |
4.1.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50-51页 |
4.1.2 材料物理力学参数的选取 | 第51页 |
4.1.3 隧道开挖过程模拟 | 第51-53页 |
4.2 工法比选模拟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3-58页 |
4.2.1 隧道围岩变形模拟计算 | 第53-56页 |
4.2.2 掌子面塑性区对比 | 第56-57页 |
4.2.3 钢拱架应力模拟计算 | 第57页 |
4.2.4 工法比选小结 | 第57-58页 |
4.3 不同进尺模拟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8-65页 |
4.3.1 隧道围岩变形模拟计算 | 第58-62页 |
4.3.2 掌子面塑性区对比 | 第62-63页 |
4.3.3 钢拱架应力模拟计算 | 第63-64页 |
4.3.4 进尺比选小结 | 第64-65页 |
4.4 不同台阶长度模拟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65-71页 |
4.4.1 隧道围岩变形模拟计算 | 第65-68页 |
4.4.2 掌子面塑性区对比 | 第68-69页 |
4.4.3 钢拱架应力模拟计算 | 第69-70页 |
4.4.4 台阶长度比选小结 | 第70-71页 |
4.5 有限元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71-7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3-74页 |
5.1 结论 | 第73页 |
5.2 展望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