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3页 |
1.2.1.2 竞争政策的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15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5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5-17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1.3.2 基本框架 | 第17页 |
1.4 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17-19页 |
1.4.1 重点 | 第17-18页 |
1.4.2 难点 | 第18页 |
1.4.3 创新点 | 第18-19页 |
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竞争政策概述 | 第19-28页 |
2.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第19-22页 |
2.1.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 | 第19-20页 |
2.1.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 | 第20-22页 |
2.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学理论来源 | 第22-25页 |
2.2.1 供给经济学与供给学派 | 第22-23页 |
2.2.2 中国新供给经济学 | 第23-25页 |
2.3 竞争政策概述 | 第25-28页 |
2.3.1 竞争政策的内涵 | 第25-26页 |
2.3.2 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 | 第26-28页 |
3 竞争政策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性政策 | 第28-37页 |
3.1 竞争政策的目标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高度一致 | 第28-31页 |
3.1.1 竞争政策的目标 | 第28-29页 |
3.1.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 | 第29-30页 |
3.1.3 竞争政策的目标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高度一致 | 第30-31页 |
3.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政策地位 | 第31-37页 |
3.2.1 从产业政策基础性地位转向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来自境外的经验 | 第31-34页 |
3.2.1.1 欧洲地区的实践 | 第31-32页 |
3.2.1.2 东亚地区的实践 | 第32-34页 |
3.2.2 竞争政策在经济政策中的基础性地位 | 第34-37页 |
4 实施竞争政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第37-49页 |
4.1 通过竞争倡导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 第37-40页 |
4.1.1 竞争倡导的必要性 | 第37-38页 |
4.1.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竞争倡导 | 第38-40页 |
4.2 通过反垄断执法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利进行 | 第40-43页 |
4.2.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垄断协议的规制 | 第40-42页 |
4.2.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营者集中审查 | 第42-43页 |
4.3 通过竞争法规范政府权力运用扫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大阻力 | 第43-49页 |
4.3.1 通过反行政垄断约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政府权力的运用 | 第45-46页 |
4.3.2 通过公平竞争审查规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政府权力的运用 | 第46-49页 |
5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