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对外经济关系论文

我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20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6页
        1.2.1 关于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研究第10-14页
        1.2.2 关于我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研究第14-16页
    1.3 研究方法及基本框架第16-18页
        1.3.1 基本框架第16-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18-20页
        1.4.1 论文的创新点第18页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第18-20页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第20-24页
    2.1 相关概念第20-22页
        2.1.1 对外直接投资第20页
        2.1.2 区位因素第20-22页
    2.2 相关理论基础第22-24页
        2.2.1 投资区位理论第22-23页
        2.2.2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第23页
        2.2.3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第23-24页
第3章 我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现状与问题分析第24-33页
    3.1 我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现状分析第24-31页
        3.1.1 我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总体概况第24-25页
        3.1.2 我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国别分布第25-28页
        3.1.3 我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第28-30页
        3.1.4 我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企业主体第30-31页
    3.2 我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分析第31-33页
        3.2.1 我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总体规模小第31-32页
        3.2.2 我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国别分布不均衡第32页
        3.2.3 我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不合理第32-33页
第4章 东盟各国的区位因素分析第33-41页
    4.1 区位因素分析方法第33-34页
    4.2 东盟各国的区位因素分析第34-41页
        4.2.1 政治因素第35-37页
        4.2.2 经济因素第37-38页
        4.2.3 技术因素第38-39页
        4.2.4 自然因素第39-41页
第5章 我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分析第41-52页
    5.1 模型的构建与变量的说明第41-44页
        5.1.1 引力模型的构建第41-42页
        5.1.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第42-44页
    5.2 实证检验及分析第44-52页
        5.2.1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第44-45页
        5.2.2 总体检验结果及分析第45-47页
        5.2.3 分国别检验结果及分析第47-52页
第6章 我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对策建议第52-57页
    6.1 从扩大海外市场的角度第52-54页
        6.1.1 制造业第52-53页
        6.1.2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第53页
        6.1.3 建筑业第53-54页
    6.2 从降低生产成本的角度第54-55页
        6.2.1 制造业第54页
        6.2.2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第54-55页
        6.2.3 农林牧渔业第55页
    6.3 从学习先进技术的角度第55-57页
        6.3.1 高新技术产业第55-56页
        6.3.2 金融业第56-57页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NMDS的聚类分析在新疆行业数据中的应用
下一篇:通过竞争政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