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地层剖面数据精处理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浅地层剖面测量应用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难点 | 第14-15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3. 研究难点 | 第15页 |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15-17页 |
2. 浅地层剖面探测原理 | 第17-27页 |
2.1. 浅地层剖面仪 | 第17-19页 |
2.1.1. 系统组成 | 第17-18页 |
2.1.2. 浅地层剖面仪器类型 | 第18-19页 |
2.2. 测量采用的水声学原理 | 第19-23页 |
2.2.1. 声传播理论 | 第19页 |
2.2.2. 声呐系统及方程 | 第19-23页 |
2.3. 浅地层剖面探测原理 | 第23-26页 |
2.3.1. 浅地层剖面探测工作原理 | 第23-24页 |
2.3.2. 浅地层剖面工作模式 | 第24-25页 |
2.3.3. 浅地层剖面探测分辨率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浅地层剖面数据预处理 | 第27-36页 |
3.1. SEGY文件及其解码 | 第27-28页 |
3.2. 浅地层剖面图像生成 | 第28-30页 |
3.3. 异常数据探测及修复 | 第30-32页 |
3.4. 图像噪声消除 | 第32-34页 |
3.4.1. 均值滤波 | 第32-33页 |
3.4.2. 中值滤波 | 第33页 |
3.4.3. 改进的中值滤波 | 第33-34页 |
3.5. 海底跟踪 | 第34-3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4. 多次波及其压制 | 第36-43页 |
4.1. 多次波的形成及分类 | 第36-37页 |
4.2. 多次波压制方法 | 第37-42页 |
4.2.1. 预测反褶积 | 第37-40页 |
4.2.2. 改进预测反褶积法 | 第40-4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5. 浅地层剖面层界线拾取 | 第43-49页 |
5.1. 边缘检测 | 第43-44页 |
5.2. 膨胀腐蚀 | 第44-45页 |
5.3. 层界提取 | 第45-4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6. 浅地层剖面软件系统设计 | 第49-59页 |
6.1. 软件概况 | 第49-50页 |
6.2. 工程管理 | 第50-51页 |
6.2.1. 新建工程 | 第50-51页 |
6.2.2. 加载工程 | 第51页 |
6.2.3. 删除工程 | 第51页 |
6.3. 测线管理 | 第51-52页 |
6.3.1. 加载测线 | 第51-52页 |
6.4. 数据处理 | 第52-56页 |
6.4.1. 全测线显示 | 第52-53页 |
6.4.2. 层界自动提取 | 第53-54页 |
6.4.3. 层界手动修正 | 第54页 |
6.4.4. 简单分类的CAD输出 | 第54-55页 |
6.4.5. 层界数据CAD输出 | 第55-56页 |
6.5. 显示模块 | 第56-58页 |
6.5.1. 程序运行主界面 | 第56-57页 |
6.5.2. 三维显示窗口 | 第57页 |
6.5.3. 切面生成 | 第57-58页 |
6.5.4. 测线剖面显示窗口 | 第58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7. 实验及分析 | 第59-67页 |
7.1. 实验数据 | 第59-60页 |
7.2. 数据预处理 | 第60-64页 |
7.3. 多次波压制 | 第64页 |
7.4. 层界提取 | 第64-66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8. 结论及展望 | 第67-69页 |
8.1. 结论 | 第67-68页 |
8.2. 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