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4页 |
1.2 永磁调速器的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2 永磁材料和永磁体磁场 | 第17-34页 |
2.1 永磁调速器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 第17-20页 |
2.1.1 轴向永磁调速器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 第17-18页 |
2.1.2 径向永磁调速器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 第18-20页 |
2.2 电磁场基本理论和边界条件 | 第20-26页 |
2.2.1 磁场中基本物理量 | 第20-21页 |
2.2.2 麦克斯韦方程组 | 第21-24页 |
2.2.4 电磁场中常见的边界条件 | 第24-26页 |
2.3 永磁材料 | 第26-29页 |
2.3.1 永磁材料的基本物理量及磁性能 | 第26-28页 |
2.3.2 永磁材料的选择原则 | 第28-29页 |
2.4 磁场的分析方法选择 | 第29-31页 |
2.5 磁路计算的基本原理 | 第31-33页 |
2.5.1 等效磁路物理量 | 第31-32页 |
2.5.2 磁路定律 | 第32-3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3 径向永磁调速器的输出转矩分析 | 第34-53页 |
3.1 径向永磁调速器的模型建立及理论分析 | 第34-37页 |
3.1.1 径向永磁调速器二维分析模型 | 第34-35页 |
3.1.2 径向永磁调速器的磁路结构 | 第35-37页 |
3.2 径向永磁调速器涡流损耗及输出转矩分析 | 第37-40页 |
3.2.1 涡流损耗的形式与影响 | 第37页 |
3.2.2 径向永磁调速器输出转矩与涡流损耗数学模型 | 第37-40页 |
3.3 径向永磁调速器有限元法及ANSOFT MAXWELL磁场分析软件介绍 | 第40-44页 |
3.3.1 Ansoft Maxwell有限元分析软件介绍 | 第40-41页 |
3.3.2 径向永磁调速器有限元分析步骤 | 第41-44页 |
3.4 结构参数对径向永磁调速器输出转矩的影响 | 第44-51页 |
3.4.1 气隙厚度对输出转矩的影响 | 第44-45页 |
3.4.2 永磁体磁极对数和铜条个数对输出转矩的影响 | 第45页 |
3.4.3 永磁体厚度对输出转矩的影响 | 第45-46页 |
3.4.4 永磁体形状对输出转矩的影响 | 第46-48页 |
3.4.5 铜导体厚度对输出转矩的影响 | 第48-49页 |
3.4.6 铜导体形状对输出转矩的影响 | 第49-51页 |
3.4.7 转速差对输出转矩的影响 | 第51页 |
3.5 实验验证 | 第51-5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4 径向永磁调速器的三维有限元磁场分析 | 第53-67页 |
4.1 径向永磁调速器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53-55页 |
4.2 径向永磁调速器气隙处磁场及导体涡流密度分析 | 第55-56页 |
4.3 径向永磁调速器三维气隙磁场分析 | 第56-66页 |
4.3.1 三维瞬态气隙磁场分析 | 第56-61页 |
4.3.2 径向永磁调速器重合长度对其性能影响分析 | 第61-6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5 径向永磁调速器的结构优化 | 第67-72页 |
5.1 径向永磁调速器结构优化的提出 | 第67页 |
5.2 径向永磁调速器结构优化设计 | 第67-69页 |
5.2.1 永磁转子的结构优化设计 | 第67-68页 |
5.2.2 导体转子的结构优化设计 | 第68-69页 |
5.3 结构优化后的径向永磁调速器磁场有限元分析 | 第69-7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6 总结和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个人简历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