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7-10页 |
前言 | 第10-21页 |
0.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0.2 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10-18页 |
0.2.1 断裂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研究进展 | 第10-17页 |
0.2.2 南堡凹陷勘探开发现状 | 第17-18页 |
0.3 主要研究工作及工作量 | 第18-21页 |
0.3.1 主要研究内容及路线 | 第18-19页 |
0.3.2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19-21页 |
第1章 油气藏形成的地质背景 | 第21-28页 |
1.1 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 第21-24页 |
1.1.1 构造格局特征 | 第21-23页 |
1.1.2 构造演化特征 | 第23-24页 |
1.2 地层及沉积特征 | 第24-26页 |
1.3 生储盖组合及特征 | 第26-28页 |
1.3.1 生、储、盖层特征 | 第26-27页 |
1.3.2 生储盖组合类型 | 第27-28页 |
第2章 断裂系统划分及油源断裂厘定 | 第28-54页 |
2.1 断裂几何学特征 | 第28-34页 |
2.1.1 断层剖面形态 | 第29页 |
2.1.2 断层走向 | 第29-30页 |
2.1.3 断层密度 | 第30-31页 |
2.1.4 断层规模 | 第31-32页 |
2.1.5 断层组合模式 | 第32页 |
2.1.6 断裂密集带 | 第32-34页 |
2.2 断裂形成演化历史及断裂系统划分 | 第34-51页 |
2.2.1 断裂活动期次的厘定 | 第34-40页 |
2.2.2 断裂形成演化历史及其特征 | 第40-47页 |
2.2.3 断裂系统划分及分布特征 | 第47-51页 |
2.3 油源断裂厘定及分布规律 | 第51-54页 |
第3章 油气藏类型及油水分布规律 | 第54-70页 |
3.1 油藏类型 | 第54-61页 |
3.1.1 断块油藏 | 第55页 |
3.1.2 断鼻油藏 | 第55-57页 |
3.1.3 断层岩性油藏 | 第57-59页 |
3.1.4 岩性油藏 | 第59-61页 |
3.2 油水分布规律 | 第61-70页 |
3.2.1 油水纵向分布规律 | 第61-65页 |
3.2.2 油水平面分布规律 | 第65-70页 |
第4章 断裂对油气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 | 第70-79页 |
4.1 源断裂类型控制着对圈闭的供烃能力 | 第70-71页 |
4.2 断裂活动形成的背形构造是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 | 第71-75页 |
4.3 断裂对盖层破坏程度控制着油气分布层位 | 第75-77页 |
4.4 断层侧向封闭性控制油气的富集程度 | 第77-79页 |
第5章 断裂控藏作用综合定量评价及目标优选 | 第79-90页 |
5.1 不同富油级别断层圈闭油气成藏所需条件 | 第79-81页 |
5.2 目标断层圈闭断裂控藏作用综合定量评价及优选 | 第81-90页 |
结论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101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101-102页 |
致谢 | 第102-103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103-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