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5 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2章 “人教A版”与“北师大版”中三角函数的对比分析 | 第16-26页 |
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6-17页 |
2.2 “课标”要求 | 第17-18页 |
2.3 高中教科书三角函数内容设置与评介 | 第18-26页 |
2.3.1 知识内容的编排 | 第18-19页 |
2.3.2 课时安排 | 第19-21页 |
2.3.3 内容设置 | 第21页 |
2.3.4 例题设置 | 第21-23页 |
2.3.5 习题设置 | 第23-26页 |
第3章 高中生三角函数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6-32页 |
3.1 调查目的 | 第26页 |
3.2 调查对象 | 第26页 |
3.3 调查内容 | 第26-28页 |
3.4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8-32页 |
3.4.1 测试结果分析 | 第28-30页 |
3.4.2 访谈结果分析 | 第30-32页 |
第4章 三角函数教学策略与案例分析 | 第32-46页 |
4.1 数学史融入课堂 | 第32页 |
4.2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 第32-33页 |
4.3 应用类比思想教学 | 第33-35页 |
4.4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 第35-37页 |
4.5 编制变式题和开放题 | 第37-39页 |
4.6 任意角教学设计 | 第39-42页 |
4.7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教学设计 | 第42-46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6-49页 |
5.1 课堂优化后学生三角函数学习效果检验 | 第46-47页 |
5.2 研究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