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型白车身疲劳寿命分析及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致谢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引言 | 第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汽车疲劳耐久性研究进展 | 第14-22页 |
·疲劳耐久性试验研究概况 | 第14-18页 |
·疲劳耐久性虚拟分析研究概况 | 第18-22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疲劳分析理论 | 第23-37页 |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第23-25页 |
·名义应力法疲劳分析 | 第25-28页 |
·应力循环 | 第25-26页 |
·S-N 曲线 | 第26-27页 |
·平均应力的影响 | 第27-28页 |
·局部应力-应变法疲劳分析 | 第28-33页 |
·循环应力-应变曲线 | 第29-30页 |
·局部应力-应变计算 | 第30-31页 |
·应变寿命曲线 | 第31-32页 |
·损伤计算 | 第32-33页 |
·雨流计数法 | 第33-35页 |
·有限元法疲劳分析步骤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 第37-46页 |
·白车身有限元建模 | 第37-39页 |
·几何模型的预处理 | 第37页 |
·单元选取及质量控制 | 第37-38页 |
·焊接处理 | 第38-39页 |
·白车身刚度有限元分析 | 第39-41页 |
·约束条件 | 第39页 |
·计算结果 | 第39-41页 |
·白车身刚度试验 | 第41-44页 |
·测点位置选择 | 第42页 |
·扭转刚度测试及计算 | 第42-43页 |
·弯曲刚度测试及计算 | 第43-44页 |
·结果对比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白车身激励载荷的获取 | 第46-56页 |
·路面随机位移谱的生成 | 第46-50页 |
·路面不平度的频域描述 | 第46-48页 |
·正弦叠加法路面时域模型 | 第48-49页 |
·路面随机位移谱的生成与验证 | 第49-50页 |
·七自由度整车模型的建立 | 第50-53页 |
·七自由度整车模型的运动方程 | 第50-52页 |
·七自由度整车模型的建立 | 第52-53页 |
·整车模型仿真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白车身疲劳耐久性分析 | 第56-65页 |
·疲劳仿真的应力分析 | 第56-60页 |
·惯性释放方法 | 第56-57页 |
·白车身应力影响因子 | 第57-60页 |
·车身材料的疲劳特性 | 第60-61页 |
·白车身疲劳仿真分析 | 第61-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总结 | 第65-66页 |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