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专业社会工作者职业困境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一、导论第10-18页
 (一) 问题的源起第10-11页
 (二)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 研究的目的第11页
  2. 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三) 相关文献回顾第12-15页
  1. 与社会工作职业相关的研究第12-14页
  2. 对职业困境的相关研究第14-15页
  3. 对现有研究的述评第15页
 (四)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5-18页
  1. 社会化理论第15页
  2. KrumboltZ的社会学习理论第15-16页
  3. 社会支持理论第16-18页
二、研究设计第18-21页
 (一) 核心概念的界定第18-19页
  1. 社会工作第18页
  2. 社会工作者第18-19页
  3. 职业困境第19页
 (二)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9页
  1. 研究思路第19页
  2. 研究方法第19页
 (三) 研究过程第19-20页
 (四) 样本情况第20-21页
三、深圳社会工作运作模式——社工购买民间化第21-26页
 (一) 深圳社会工作发展之路第21-22页
 (二) 深圳社会工作发展模式与上海社会工作发展模式之比较第22-23页
 (三) 深圳社会工作发展中的不足第23-26页
  1. 人才流动大,人才流失明显第23页
  2. 社工工作行政化现象普遍第23-24页
  3. 薪酬体制不健全,欠薪现象时有发生第24页
  4. 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和公平的晋升机制第24页
  5. 政府监管不到位,社工机构发展良莠不齐第24-26页
四、职业困境的表现第26-31页
 (一) 价值观冲突第26-27页
  1. 与用人单位的价值观冲突第26页
  2. 与服务对象的价值观冲突第26-27页
 (二) 专业支持不足第27-28页
 (三) 职业倦怠第28页
  1. 工作态度偏消极第28页
  2. 缺乏归属感第28页
 (四) 工作行政化第28-29页
 (五) 社会认同度低第29-31页
五、职业困境的原因分析第31-40页
 (一) 个人层面第31-33页
  1. 专业学习经验第31-32页
  2. 工作兴趣第32页
  3. 工作经验与专业能力第32-33页
  4. 家人及同辈群体的影响第33页
 (二) 教育层面第33-34页
 (三) 社工机构层面第34-36页
  1. 管理方式第34-35页
  2. 机构文化第35页
  3. 专业培训第35-36页
  4. 掌握的社会资源第36页
 (四) 政府层面第36-40页
  1. 宏观层面第36-38页
  2. 用人单位层面第38-40页
六、对职业困境的干预措施第40-45页
 (一) 已有的干预措施第40-42页
  1. 政府层面第40-41页
  2. 行业协会层面第41页
  3. 机构层面第41页
  4. 个人层面第41-42页
 (二) 已有的干预措施存在的不足第42页
  1. 政策的颁布与执行的差距第42页
  2. 专业培训的有效性第42页
  3. 同辈群体支持的有限性第42页
 (三) 对策思考与建议第42-45页
  1. 政府层面第42-43页
  2. 组织层面第43页
  3. 督导层面第43-44页
  4. 个人层面第44-45页
七、研究启示与研究展望第45-47页
 (一) 研究启示第45页
  1. 职业困境的整体性第45页
  2. 职业困境的复杂性第45页
  3. 职业困境的紧迫性第45页
 (二) 研究展望第45-47页
  1. 研究的成果第45-46页
  2. 研究的不足第46-47页
注释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附录1:对在职社会工作者的访谈提纲第51-52页
附录2:在职社会工作者个案访谈名单第52-53页
附录3:对离职社会工作者的访谈提纲第53-54页
附录4:离职社会工作者个案访谈名单第54-55页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RTAs投资协定及争端解决机制与全球治理的关系
下一篇:行政干预对校长执行力影响的研究--以防城港市防城区中小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