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子证据最佳证据规则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1页 |
第二章 最佳证据规则的概述 | 第11-18页 |
第一节 最佳证据规则的内涵 | 第11页 |
第二节 最佳证据规则的诞生和发展 | 第11-14页 |
一、最佳证据规则的诞生 | 第11-12页 |
二、最佳证据规则的发展 | 第12-14页 |
第三节 最佳证据规则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 第14-15页 |
一、最佳证据规则与书证优先规则 | 第14-15页 |
二、最佳证据规则与原始证据优先规则 | 第15页 |
第四节 最佳证据规则的性质 | 第15-16页 |
第五节 最佳证据规则在我国法律中的相关规定 | 第16-18页 |
第三章 电子证据最佳证据规则存在的困境 | 第18-25页 |
第一节 电子证据最佳证据规则存在的理论困境 | 第18-22页 |
一、电子证据冲击原件的存在状态 | 第18-19页 |
二、电子证据冲击最佳证据规则的适用前提 | 第19-20页 |
三、电子证据冲击最佳证据规则的存在价值 | 第20-21页 |
四、电子证据冲击最佳证据规则的调整范围 | 第21-22页 |
第二节 电子证据最佳证据规则存在的立法问题 | 第22-25页 |
一、电子证据最佳证据规则在我国法律中的相关规定 | 第22-23页 |
二、电子证据最佳证据规则相关规定存在的问题 | 第23-25页 |
第四章 电子证据最佳证据规则的域外考察 | 第25-31页 |
第一节 电子证据最佳证据规则的域外研究现状 | 第25-27页 |
一、完整性保护说 | 第25-26页 |
二、拟制原件说 | 第26页 |
三、复式原件说 | 第26-27页 |
四、结合打印说 | 第27页 |
第二节 电子证据最佳证据规则的域外立法现状 | 第27-31页 |
一、联合国 | 第27-28页 |
二、加拿大 | 第28-29页 |
三、美国 | 第29-31页 |
第五章 我国电子证据最佳证据规则的构建 | 第31-42页 |
第一节 电子证据最佳证据规则的理论建构 | 第31-37页 |
一、电子证据最佳证据的重新界定 | 第31-33页 |
二、电子证据完整性的判断方法 | 第33-36页 |
三、电子证据最佳证据规则的适用范围 | 第36-37页 |
第二节 电子证据最佳证据规则的制度建构 | 第37-42页 |
一、电子证据最佳证据规则的基本制度设计 | 第37-38页 |
二、电子证据最佳证据规则的配套制度完善 | 第38-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