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14-16页 |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6-32页 |
一、核心概念 | 第16-21页 |
(一)公共品 | 第16-18页 |
(二)农村公共品 | 第18-19页 |
(三)农村公路 | 第19-21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21-26页 |
(一)公共财政理论 | 第21-23页 |
(二)公共品理论 | 第23-26页 |
三、农村公路的性质 | 第26-28页 |
四、政府财政作为农村公路供给主体的理论依据 | 第28-32页 |
(一)政府介入才能消除公共物品的“搭便车”问题 | 第28-29页 |
(二)政府介入才能调节好公共物品生产的产量与价格 | 第29页 |
(三)农村公路网的正溢出效应与政府目标与政绩的一致性 | 第29-30页 |
(四)自愿供给和市场供给的有限性 | 第30-32页 |
第二章 S县农村公路的发展历程 | 第32-36页 |
一、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S县农村公路建设情况 | 第32-33页 |
二、1978 年-2000 年S县农村公路建设情况 | 第33页 |
三、2000 年-2005 年S县农村公路建设情况 | 第33-34页 |
四、2005 年-2010 年S县农村公路建设情况 | 第34页 |
五、2010 年-2015 年S县农村公路建设情况 | 第34-36页 |
第三章 S县农村公路建设中资金供给主体分析 | 第36-46页 |
一、以政府为主的资金供给主体 | 第36-41页 |
(一)中央财政资金投入 | 第36-39页 |
(二)地方政府财政投入 | 第39-41页 |
二、民间资金筹措方式 | 第41-43页 |
三、市场的供给方式 | 第43-46页 |
第四章 S县农村公路建设中政府财政支持存在的问题 | 第46-52页 |
一、基层政府财政困难 | 第46-47页 |
二、公共财政供给效率低下 | 第47-48页 |
三、财权与事权划分不对称 | 第48页 |
四、交通专项资金财政转移中位率不足 | 第48-49页 |
五、农村道路资金供给主体单一 | 第49-52页 |
第五章 完善S县农村公路建设中政府财政支持的对策 | 第52-58页 |
一、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力度 | 第52-53页 |
(一)建立科学的农村公路供给决策机制 | 第52页 |
(二)明确农村公路建设中各级政府财政的支持制度 | 第52-53页 |
二、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 第53-54页 |
(一)建立健全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 第53-54页 |
(二)强化交通规费机制建设 | 第54页 |
三、划清各级政府事权,做到财权与事权相匹配 | 第54-55页 |
四、拓宽多渠道融资模式 | 第55-58页 |
(一)BOT、BT、TOT、ABS、PFI等模式 | 第55-56页 |
(二)资源融资模式 | 第56-57页 |
(三)加大财政奖补力度,规范引导农民参加“一事一议”筹资筹劳 | 第57-58页 |
结语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