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衰落信道中OFDM系统的载波频偏估计算法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2-13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3-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6-18页 |
1.1.1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 第16-17页 |
1.1.2 OFDM技术 | 第17-18页 |
1.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2.1 频率同步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2.2 频偏和信道联合估计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 第20-22页 |
第二章 OFDM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快时变信道特性 | 第22-30页 |
2.1 OFDM基本原理 | 第22-26页 |
2.1.1 OFDM系统模型 | 第22-23页 |
2.1.2 子载波间的正交性 | 第23-24页 |
2.1.3 调制解调原理 | 第24页 |
2.1.4 保护间隔 | 第24-26页 |
2.2 快时变无线信道特性 | 第26-29页 |
2.2.1 多径衰落效应 | 第26-27页 |
2.2.2 多普勒效应 | 第27页 |
2.2.3 快时变多径衰落信道 | 第27-2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经典载波频偏估计算法 | 第30-44页 |
3.1 载波频率偏移的影响 | 第30-33页 |
3.2 CP载波同步算法 | 第33-36页 |
3.3 Moose修正的载波同步算法 | 第36-40页 |
3.4 基于SC载波同步算法 | 第40-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OFDM系统联合信道的载波频偏估计 | 第44-58页 |
4.1 基扩展模型(BEM)与信道建模 | 第44-47页 |
4.1.1 BEM基本原理 | 第44-46页 |
4.1.2 BEM信道建模 | 第46-47页 |
4.2 最大似然(ML)算法 | 第47-50页 |
4.3 最大后验概率(MAP)算法 | 第50-53页 |
4.4 基于CPF-BEM的MAP迭代改进算法 | 第53-57页 |
4.4.1 CPF-BEM模型 | 第53-54页 |
4.4.2 算法思想 | 第54-55页 |
4.4.3 复杂度性能分析 | 第55-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适应于快时变衰落信道下新的频偏估计算法 | 第58-82页 |
5.1 ICI自抵消技术模型 | 第58-59页 |
5.2 ICI自抵消调制方式 | 第59-60页 |
5.3 ICI自抵消解调方式 | 第60-62页 |
5.4 基于ICI自抵消的改进Moose算法 | 第62-67页 |
5.4.1 改进的Moose算法原理 | 第62-63页 |
5.4.2 算法思想 | 第63-67页 |
5.5 复杂度分析 | 第67-68页 |
5.6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8-79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79-8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致谢 | 第88-90页 |
作者简介 | 第90-91页 |